2012年中学教育学考试重点精要9.2:德育过程

2012-05-03 11:22:06 字体放大:  

一、德育过程的含义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二、德育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

在德育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作用的,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发展的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

(1)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3)对象的有限性。

(4)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的最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最根本的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一、德育过程的含义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二、德育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

在德育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作用的,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发展的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

(1)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3)对象的有限性。

(4)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的最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最根本的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一、德育过程的含义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二、德育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

在德育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作用的,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发展的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

(1)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3)对象的有限性。

(4)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的最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最根本的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相关推荐:

2012年中学教育学考试重点精要8.1:教学(下)

2012年中学教育学考试重点精要7.3: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2012年中学教育学考试重点精要7.2:教学过程

2012年中学教育学考试重点精要7.1:教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