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门诊 两周14万人次患者就诊

2010-12-06 14:40:49 字体放大:  
导读:25家三级医院开展双休日全天门诊以来,日均门诊量约为其日常工作日门诊量的41%。目前,军队、武警所属医院也对开展双休日门诊表现出积极态度,全市66家三级医院全都开展双休日门诊有望早日实现。

相关推荐:

双休日门诊 北京12月起医院药价下降16%  

双休日门诊 九成医务人员不满报酬 

双休日门诊 京城医院门诊走向"全天候"  

双休日门诊 满足上班族就诊  

双休日门诊 北京所有三级医院设双休日  

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本市25家三级医院开展双休日门诊的第二周。据统计,25家试点三级医院开展双休日全天门诊两周来,共接诊患者约14万人次,门诊检验近5万人次,影像学检查近2万人次。双休日全天门诊出诊医务人员共计11750人次。

据了解,两周接诊的14万患者中,其中六成是本市患者。统计分析显示,周末看病人群49%属于在职人员,退休人员占26.1%。在地域分布上,本市患者占六成,外省患者占到了18.9%,郊区县患者占到了21.1%。

部分医院周末门诊量已趋近甚至超过平日,市民看病确实比以前要方便。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医生的热情同样需要呵护,双休日的付出也应有相应的回报。本市医务工作者超法定劳动时间的现象已相当普遍,有30%的医生每天工作时间超过9小时。

双休日,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对部分实行双休日门诊的医院进行了督导检查。

儿科门诊量超平日

医疗服务费用偏低

记者从儿童医院获悉,双休日两天的日均门诊量7250人次,这几乎与其工作日日均7450人次门诊量相当。而首都儿科研究所双休日的门诊量已经超过了日常门诊量。对此,丁向阳表示,这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即未来双休日门诊要与日常门诊均衡发展,门诊量趋近持平。

丁向阳指出,目前挂号费和医疗服务费用偏低,但他明确表示,提高医护人员收入水平不能把负担转嫁到患者身上。医院负责人建议,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加大政策性补贴,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此外,还可考虑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减少患者负担。

医护工作强度加大

周末门诊回报不足

本市医护人员的工作总量和强度正持续加大。对此,方来英表示,实行双休日门诊也是“无奈之举”,牺牲了医护人员的休息时间,但每周能为患者多提供7万多个医疗机会。虽然可以安排医生轮休,但医院的压力的确很大,建议市民在社区诊所、区域医疗中心和三甲医院间多重选择,层级就诊,别都到大医院扎堆儿。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开展双休日门诊,本市共投入11000余名医务人员,在对这一群体调查显示:有超过六成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量负荷可以接受,超过一半的医生认为双休日出门诊对学术活动和个人进修有影响;记者注意到,另有九成以上的人表示不满目前双休日门诊的报酬。

据了解,某三甲医院医生双休日每小时只有6元加班费,医生周末门诊日均收入不超过80元一天,这一数字远远低于该院医生平日200元左右的日均报酬。需要卫生管理部门注意的是,双休日门诊医生的低回报,有可能会影响医生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不利于这项工作的长期开展。

<--执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