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吉林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讲义及例题5.3

2011-06-21 16:39:32 字体放大:  

【编者按】2011年吉林会计从业考试将于6月25日举行,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复习,精品学习网会计从业考试频道为考生们提供了考前讲义,讲义除了讲解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外,还会举例说明重点内容,本文是第五章第三节(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下面请看正文:

第五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第三节 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一、主要内容

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耗费,统称为费用。费用按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两大类。

二、账户设置

1.“生产成本”账户

“生产成本”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来核算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并据以确定产品实际生产成本。

借方:登记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其他直接支出,以及期末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

贷方:登记结转完工入库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余额: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完工产品(在产品)的成本即生产资金的占用额。

该账户应按产品种类或类别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车间范围内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即生产费用中的制造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

贷方:登记期末经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应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制造费用额。

余额:在费用经过结转后,该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

该账户应按不同车间设置明细账户,按照费用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3.“库存商品”账户

“库存商品”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生产完工验收入库可供销售的产品的实际成本。

借方:登记验收入库商品成本的增加;

贷方:登记库存商品成本的减少(发出);

余额: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库存商品成本的期末结余额。

该账户应按商品种类等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4.“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应付职工薪酬”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借方:登记本月实际发放或使用的薪酬数;

贷方:登记本月计算的应付职工薪酬总额,同时对应付的薪酬,应作为一项费用按经济用途分配记入有关的成本、费用账户;

余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数额。

本账户可按“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5.“管理费用”账户

“管理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折旧费、工会经费、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劳动保险费等。

借方:登记本月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

贷方:登记月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管理费用;

余额:结转后期末无余额。

本账户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6.“累计折旧”账户

“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计提折旧表明生产费用或期间费用的增加。“固定资产”账户要始终反映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值,其减少金额应通过“累计折旧”账户来核算。

借方:登记因减少固定资产而减少或转销的累计折旧数额;

贷方:登记按月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即固定资产折旧的增加金额;

余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现有固定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折旧额。

三、会计核算

【例题5—25】结算本月份应付职工工资共28 500元,其中:制造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4 000元,制造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6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 6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4 400元,服务于本厂基建工程人员工资2 500元。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得企业的应付职工工资增加28 500元,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的生产费用、期间费用和在建工程成本共增加了28 500元。其中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4 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6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 6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4 400元,服务于本厂基建工程人员工资2 500元。车间生产工人和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作为生产费用应分别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厂部管理人员工资应计入期间费用,服务于本厂基建工程人员工资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因此,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4 000

——B产品  6 000

制造费用      1 600

管理费用      4 400

在建工程      2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8 500

【例题5—26】以银行存款发放职工工资28 500元。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应付职工薪酬这项负债减少了28 500元,银行存款减少28 500元。其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8 500

贷:银行存款           28 500

【例题5—27】按职工工资总额计提职工福利费,比例为14%。

分析:根据国家规定,企业可以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14%)从成本费用中提取职工福利费。提取时,一方面使得企业当期的费用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的应付福利费增加。对于费用成本的增加应区分不同人员的工资提取的福利费,分别在不同的账户中列支。其中,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提取的福利费为1 960(14 000×14%)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提取的福利费为840(6 000×14%)元,属于生产成本的增加,应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提取的福利费为224(1 600×14%)元,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增加,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提取的福利费为616(4 400×14%)元,属于期间费用的增加,应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本厂基建工程人员的工资提取的福利费为350(2 500×14%)元,属于在建工程成本的增加,应计入“在建工程”账户的借方;上述福利费尚未支付形成企业的一项负债,负债的增加,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的贷方。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 960

——B产品  840

制造费用      224

管理费用      616

在建工程      35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3 990

【例题5—28】以银行存款支付厂部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费、水电费1 600元。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得企业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增加1 600元,银行存款减少1 600元。其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1 600

贷:银行存款        1 600

【例题5—29】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12 600元,其中车间固定资产折旧8 000元,厂部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4 600元。其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8 000

管理费用    4 600

贷:累计折旧     12 600

【例题5—30】月末,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18 500元按照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计入A、B两种产品生产成本。其中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4 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6 000元。

分析: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需要采用一定的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可以采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等。对于本项业务,该企业采用的是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首先,应归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根据材料费用归集、人工费用归集、制造费用归集等业务可以计算出本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18 500元。按A、B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分摊共同负担的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18 500÷(14 000+6 000)=0.925

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14 000×0.925=12 950元

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6 000×0.925=5 550元

将分配的结果计入产品成本,使企业的产品生产费用增加18 500元,制造费用减少18 500元。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2 950

——B产品   5 550

贷:制造费用        18 500

【例题5-31】本月投产的100台A产品全部制造完工,并已验收入库,按其实际生产成本59 310元转账。

分析:产品生产完工验收入库结转成本时,一方面使得企业的库存商品A产品成本增加59 310元,另一方面,由于结转完工入库商品的生产成本,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资金减少59 310元。其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A产品  59 31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59 310

相关推荐:

2011年6月吉林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讲义及例题5.2

<--会计从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