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职场资讯

开网店“熬待业”的就业隐痛

2011-01-04 08:59:13 来源:华西都市报 字体放大:  

据购物网站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网上开店已占40%左右,而六成大学毕业生有兴趣开网店,一些急着落实工作的(重庆媒体人)学生已转向网

上开店作为过渡。也有人认为,网上开店是一种尝试创业的方法,有助积累实践经验,但从长远来看,这一模式不适合作为专职工作。(1月3日《广州日报》)

在就业环境窘迫的现实情境下,大学生们冲破就业困境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不过,开网店虽然制造了一些创富神话,但这并不适合毕业学生放弃自己的专长和理想,把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定位在虚拟网店上。网店模式并不适合作为专职工作。

因而,毕业生开网店“熬”待业,并非长久之计。而事实上,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早就开始了:譬如尚未毕业就开始求职、各种求职演练、改变“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但是,有关部门和社会不能因为大学生们无奈之下的乐观就觉得担子轻了。

中组部官员曾经说过:“浪费人才就是贻误发展”。年轻毕业生网上“熬待业”,对于人才而言显然有失公平,也是浪费教育资源。科技兴国需要人才来推动,就业环境的逼仄并不一定就是人才饱和所造成。一个重视人才的社会,人才应该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而不是出现“熬待业”的尴尬。社会不能一味地把就业空间逼仄的责任推给高校和毕业生们。英雄尚需用武之地,没有舞台,即便是有能力有抱负也很难得到发挥。因而,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重新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机制,依旧是政府和社会努力的方向。

就业环境的改观,并不能靠人才的自我矮化和牺牲理想来实现,开网店固然是个不错的创业选择,但并不适合所有的毕业生。有些人也许能够从中找到自身价值的落点,但对于更多面对逼仄就业环境无从选择的学生而言,这不但不会成为他们实现价值的沃土,反而会成为消磨斗志、错失机遇和埋葬理想的地方。

毕业生们的乐观背后隐藏的是盲目,而这种盲目又是上升渠道的不畅所造成的,是没有选择的选择。“熬待业”某种意义上依旧是民生的隐痛,不但会造成人才向底层流失,更重要的是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长远来看,拓宽渠道、改变人才结构依旧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