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主管中药师2013年考试要点

2013-03-19 15:19:35 字体放大:  

为帮考生们更有效的复习,精品学习网整理了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考试辅导内容,希望考生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取得更多的收获, 通过对复习资料的熟练来为考试复习锦上添花。

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主管中药师2013年考试要点

古代所谓的“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利用“毒”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去毒、水制去毒、加热去毒、辅料去毒等。一般可从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

如川乌、草乌所含的双酯型生物碱,是剧毒成分,经蒸煮炮制后,可使其酯键水解,成为单酯型生物碱或不带酯键的乌头原碱,毒性大大降低。

2.毒性成分含量减少

如马钱子所含的生物碱,能使人中毒,甚至惊厥而死亡,经砂炒或油炸后,可破坏部分生物碱;巴豆、千金子所含的脂肪油,是峻泻或毒性成分,经去油制霜后,降低了毒性;斑蝥、红娘子含有斑蝥素,能刺激黏膜而引起中毒,经米炒后,可破坏其毒性成分,避免中毒。

3.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 如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矾、生姜制后,能消除或降低其毒性;藤黄经豆腐同制,狼毒、商陆经醋制后,可降低毒性。

总之,炮制有毒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去毒与存效并重,绝不可偏废,并且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毒性表现,选用恰当的炮制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顾此失彼,可能造成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的结果,达不到炮制目的。

相关推荐:

中国卫生资格 考试网         精品学习网      

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卫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