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特色的中医护理

2011-07-08 14:31:23 字体放大:  

在中医医疗实践中,护理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其护理则讲究辨证施护,即按照病证有阴证、阳证、寒证、热证、表证、里证、虚证、实证等不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与治疗原则相一致的护理,以配合治疗,促使疾病早日康复。譬如对于风寒表证初起,无汗怕冷,头痛身痛的病人,辛温解表是其大法。根据这一治疗原则,护理时可让病人睡在比较暖,风寒侵袭不到的屋子里,同时让病人盖得暖和些,多吃点热粥、热开水之类,以帮助发汗祛邪。这样配合治疗,往往能事半而功倍。

自古以来,中医治病多以个体行医为主,所以医和护常不分家,没有专职的护土。比如医生到病人家里出诊,除了诊断处方,往往还要兼任行针施灸、配药熬药、观察护理等工作。病人上门求诊,也往往这样。当然,病者的家属,有时遵照医嘱,在就医后也常如法进行护理。从这一角度看,家属有时更多地担任着护土的角色。

除了辨证施护,医护合一,中医护理的特色,还主要体现在饮食护理、精神护理等方面。早在秦汉时代,人们就已对饮食护理的重要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比如《内经》所说“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肾病毋多食咸”,以及《难经》所谓“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等等,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饮食护理经验。张仲景《金匮要略》还进一步明确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在小儿饮食护理方面,历代积累的经验尤为丰富。如针对小儿脾胃特点,提倡“吃热吃软吃少”,反对“吃冷吃硬吃多”。所谓“忍三分饥,吃七分饱”,是一句民间流传很广的小儿防病要诀。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单靠乳汁哺养已难以满足其生理需求。对此,宋代儿科名医钱乙早已有所认识。他曾说:“儿多因爱惜过当,三两岁犹未饮食,致脾胃怯弱,平生多病。半年宜煎陈米稀粥,粥面时时与之;十月后渐与稠粘烂饮,以助中气,自然易养少病。唯忌生冷、油腻、甜食等。”偏食也是小儿多病的原因之一。《景岳全书》指出:“小儿饮食有任意偏好者,无不致病,所谓爽口味多终作疾也。极宜慎之。”

时下独生子女增多,不少家长出于偏爱之心,盲目给小儿增添许多补剂,或在喂养中一味追求高营养食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时常导致小儿厌食、泄泻,或暗疾的发生。由此说明小儿合理的饮食护理,是保证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疾病恢复期中,如果饮食护理得法,还常可代替药物治疗。《伤寒论》就曾指出:“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于,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再如患热病初愈的病人,因为脾胃功能还没有恢复正常,所以不可勉强地让病人一次性地进食过多,要少食多餐,逐渐增加,才更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说到精神护理,主要是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和思想上的顾虑,使病人对医疗有充分的信心,并能主动和医生合作。关于这一点,中医历来十分重视。

早在《灵枢。师传》中就论及:“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出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这段话在原书中虽然是针对骄纵欲的权贵之人而言,可其精神实质是,要求医务人员对病人因人制宜地做好说服开导的思想工作,以配合疾病的治疗。

对于临产妇女的精神护理,中医也很有讲究。《达生篇》说:“临产时,直老成安静二三人伺候,不必多。一切亲族妇女,俱婉谢却,勿令入房。第一要劝其放心,切忌在房中大惊小怪,交头接耳,咨嗟叹息。”否则会影响产妇心理,使其精神紧张而造成难产。

《千金要方》还特别强调,临产时他人不得议论是生男还是生女,以免给产妇带来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医传统护理也和医疗实践一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一般医院都设有中医病床,因此结合当今临床实践,中医护理又可从护理操作、常规护理、各科护理等几个方面谈起。首先是护理操作。在中医各科中,针灸是一个大科。在针刺时,除了先要消毒和注意进针手法外,还要密切注视病人有无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等晕针现象。

如果发现晕针现象,应该立刻进行必要的处理。起针以后,要让病人休息10分钟左右,同时关照病人,在6小时里不要洗浴,以防针孔感染。护理中对于拔火罐的操作,也是一门学问。拔罐时,动作要轻灵熟练,掌握酒精棉球的火候,力求一次成功。起罐时,可用手指轻压火罐周围皮肤,让空气进入后,这样火罐可自行脱落。千万不要用力硬拉,以免损伤病人的皮肤。

<--卫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