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说课稿 >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说课稿范例

编辑:sx_chenjp

2016-03-31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把教材等方面的思路面对面地对听众讲述的教研活动,希望下面这篇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说课稿范例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面我对认识小数这一课进行说课。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说教材】

《认识小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很低,但是教材编排的跨度很大。从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认识跨到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改写。教材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知识的途径,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为了轻松引领学生认识小数,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把原教材进行灵活的调整,力求体现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理解小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情感态度: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知道小数的含义并能会改写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2、教学难点: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转化。

三、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续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尝试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依赖单纯的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四、【教学实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请大家看一组商品,你能读出这些商品的价格吗?学生读完我想说,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有一个小圆点,也可能说有一个小数点…….我会说是的,像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字,我们把它叫做小数。而小数中间的这一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一方面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进行了学习人民币的认识,读商品价格可以轻轻松松地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小数,初步感受小数的现实意义。】

第二个环节

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1、小数读写学习

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在本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性学习。学生在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教师提出的一些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

师:这些小数再读给大家听听。学生边读边思考:小数是怎么读的?学生可能会说小数点左边的数一起读,右边的数一个一个读出来……老师肯定读法。总结读法。在此基础上,我会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动手尝试试着写出小数。

【设计意图:这里用谈话启发法、尝试法教学小数的读写,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广度。大部分学生一下子就能读出小数,有的学生,家长教过或听到过小数怎样读,所以我让学生大胆尝试读写小数。】

接下来让学生尝试填写表格这些商品表示几元几角加分呢?学生主动探究,在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同伴交流的形式,感悟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整数部分表示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