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说课稿 > 三年级美术说课稿

2016年三年级美术《身边的设计艺术》说课稿:上册

编辑:sx_chenjp

2016-10-10

为了帮助各位老师能够有效地上好每节课,小编整理了这篇三年级美术身边的设计艺术说课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美术16课《身边的设计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媒体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至今为止,美术课堂欣赏内容仍以教科书为本位。众所周知,教材不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教材所选作品具有片面性,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同时,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即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却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主体学习增加了障碍和困难。这时,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依据美术新课标,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因而,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根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补充必要的知识,引导学生对教材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并对学习生活中的新知识进行探讨。

本节《身边的设计艺术》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静态的平面的特征。我设想,能否不拘泥于原有教材或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另外介绍一些当下的,学生更愿意接受的艺术形态呈现呢?

本课内容以身边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线,抓住“身边”两字.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发现身边生活中的设计,并进行简单评述。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对身边最常见的生活学习用品的思考、讨论,相互启发扩大经验范围,了解这些用品的实用性、功能性。在欣赏、对话、交流中,让学生由最初对设计的表象描述,自主进入到与设计内在表现语言的对话,在探究中懂得设计艺术需要创意,而创意的形成需要想象。

本课教学设定为“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在这种内化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在闯关游戏中设置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我情感体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需要设计艺术,生活离不开设计艺术的内涵。这种情境的创设、情感性的体验,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利于教学的创造目标的实现,而且更有利于《美术课程标准》“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实现o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小学美术学习,已有一定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并具备—定的生活体验。针对该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会探索及应用,提高欣赏能力。学生在游戏、猜谜等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引发兴趣、体验感受生活中的设计。在对生活中最熟悉物品的选择、触摸中,学生调动感知体验,展开探索性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欣赏古今的精美设计,加深了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激发创造精神:在大胆的尝试设计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及自信。

三、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⑴、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设计艺术,了解艺术设计的“适用美观”的特色,感受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

⑵、在欣赏设计艺术作品、讨论评价、尝试创作、作品互评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从中体验到设计艺术的乐趣。

2、隐性内容与目标

⑴、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提高艺术创造的持久兴趣。

⑵、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设计艺术特色,感受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运用艺术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创作。

难点:感受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