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小学品德与社会:《家乡特产知多少》教案

2012-11-27

小学品德与社会:《家乡特产知多少》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感受祖国物产丰富。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发展,激起爱家乡的豪情。

3、培养搜集资料,处理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多种渠道地搜集家乡特产的宣传资料,广泛地知道各地特产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够找到家乡的特产和自然环境有关,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关。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1、调查家乡的特产的知名度。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家乡的特产。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特产特点

1、出示图片,图上的产品你认识吗?吃过吗?

2、这些产品有什么特点?

3、这些产品都是一个地方所特有的,因为颇具特色,所以闻名全国,这些产品就是我们日常说的————特产。(特产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产品,他不为其他地方所有,也指一个地方的著名产品。)

二、了解各地特产

1、你知道我国各地有哪些特产吗?学习课文后汇报交流。根据学生说的随机课件出示特产的图片或资料。

2、你还知道全国各地的哪些特产?

3智力小问答:看谁的知识面最广!(把特产与地名用线连起来。)

海南水稻

福建武夷山花蟹

台湾大鹏湾铁观音茶

江苏泰州市橡胶

三、探究特产成因

1、思考:为什么各地会有不同的特产?和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吗?(四人小组讨论)调查表

特产名称

吐鲁番葡萄

调查途径

询问家长、上网、查阅百科全书

产地

新疆吐鲁番

原因分析

丝绸之路将葡萄种子引入了中国。新疆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适合葡萄的生长。

我的收获

特产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原因有着密切的关系。

2、集体交流,交流调查表。

3、小结:特产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历史发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