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教案 > 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矛和盾的集合的教案

编辑:sx_yangtt

2015-09-19

优秀的教案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促进教学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为此精品学习网搜集了三年级语文上册矛和盾的集合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教学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好的词语。

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4.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5.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

2.理解、体会由坦克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请认真观察这幅图,图上发明家手持矛和盾,正在与朋友比赛,从图上看,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说说“矛”和“盾”的样子和作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范写2个字):

矛 进攻

盾 自卫

“盾”是一个象形字,一个人的手举着盾牌,以盾蔽目(身体) ) 大家看看这个“集”字,上面的念“隹”,是指一种短尾巴的鸟。下面是个“木”,谁能猜一猜它的意思?)

师:如果我们把矛和盾的这两种相对立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呢?根据学生反馈板书问题要点。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集合?怎么集合的?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师:矛和盾这两种兵器怎么集合?集合结果会怎样?请同学们仔细读读故事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读课文。

(1)发明家手持(chí)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2)对方的矛如雨点般(bān)向他刺来;

(3)敌人就一枪也戳(chuō)不到我了;

(4)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wō)牛或乌龟;

(5)装上轮子,安上履(lǔ)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tǎn)克;

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幻灯片出示词语:先由学生领读到抢读到忆读竞赛,重点纠正要强调读音的生字是“戳、履”,熟读的新词有:

4、出示词语: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等并镂空填空。

再次默读课文,借助部分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幻灯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