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教案 > 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案范文

编辑:sx_yangtt

2015-09-19

2015年小学开课了,同学们又开始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为了帮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我们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案,供老师同学参考。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拿出生字、词语卡片,小组内互相认读、正音。

2.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3.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4.理解重点词语。

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汲取:吸取。

四、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五、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分读每个自然段,并说说各写了什么?

2.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

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

3.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爬天都峰的时间、地点、人物)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轻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4.学生练读,评读。

5.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