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教案 > 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欢庆

编辑:sx_bilj

2013-11-01

教案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有序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小编为各位老师准备了这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欢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目标”的思考与实践·努力创设情感目标的发情点〗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情感受特定的情境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还能感染别人,形成潜移默化的“情感流”。学生的情感往往要依附于一定的可以感知的客观情境而存在,任何一种情感体验都是具体的,个体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总是与特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因此,入情入境是创设情感目标发情点的核心。

教学案例:

某位青年教师在执教人教版第三册《欢庆》一课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换词、说话等理解“献上、火红、枫叶”等词的意思,然后进行了充分地朗读,扎实地训练,但是整个课堂缺乏一种文本的意境──一个充满生机和喜庆的氛围。

现象分析:

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是一个符号世界,虽然语文教材较其他学科更具生动形象,但隐藏在符号背后的思想、情感、价值仍然不可能被学生轻易地接受和理解。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形象直观是思维的主要特点,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借助于客观的情境,学生很难感知文字的本义和内涵。

思考对策:

情感作为人的内心体验,它具有自我投入的性质。情感不能给予,只能唤醒;不能强迫接受,只能主动感染。因此,情感目标的发情点要借助情境来唤醒、激发、巩固,甚至深化、升华。

感悟──聆听心灵的“话筒”

(一)

“同学们,2001年7月13日夜晚,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北京城沸腾了,中国沸腾了!读了课文,你能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人们此时此刻激动兴奋的心情?”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争相举手。

一个小男孩主动站起来:“老师,我从‘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体会到人们非常激动,眼泪流出来了也顾不上擦。”

“是啊,流泪不一定是伤心。”听我这么一说,小男孩又接上荐:“当时人们流下的是激动的泪,是欢喜的泪。因为大家感到奥运会申办成功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

“啪、啪、啪……”我不由自主地为孩子精彩的发言鼓起了掌,接着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那你能不能读出人们当时的心情?”小男孩饱含深情地读了起来,那抑扬顿挫的字字句句都打动着我和孩子们的心。

“老师,我还有补充。”一个小女孩叫喊着几乎站了起来。我微笑着示意她表述。

“我是从‘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读出人们激动欢喜的心情。”小女孩说。

“说说你的理解吧。”我鼓励她继续说下去。

“大家想想吧,他们都互不相识,可他们却能像老朋友一样拍手击掌,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互拥抱。要知道,他们都是陌生人呀!”

小女孩清晰的话语犹如一块石头落在平静的湖面,水波乍起,惊起涟漪阵阵。

“是啊,那是一种什么情让大家的心贴在了一起?是一种什么情让大家变得如此亲密?”“老师,是一种爱,一种对祖国的爱。”另一个小女孩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激动地叫了起来。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的环节,连我自己也被感动了。可是,说实话,对于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备课时我就未曾想到会有这么丰富的含义呢?现在居然被一个才八岁的小女孩阐述得如此深刻,我又高兴又羞愧。

感谢新课标──我终于有更多的机会聆听孩子的想法。感谢新课标,让我和孩子一起长大!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