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教案 > 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动物过冬教案

编辑:

2013-11-01

六、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召开家长会,使家长先明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验研究的大概情况,知道孩子参与此项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孩子参与此项研究活动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哪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2、制定活动详细计划。

3、确定阶段性成果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方面,制定评价量表。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次学习活动来源于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合理需要又不断继续深入下去。这是一个正在生长的活动,因为直到最后,学生仍然有问题,还要继续进行研究。它是语文实践性活动,又上一个跨学科的活动,学生在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接触到科学、生物等各学科。

在学习了课文《小动物过冬》之后,学生提了很多问题:青蛙冬眠的时候还吃东西吗?青蛙在洞里怎么呼吸,那里的氧气被它吸完了怎么办?小燕子要飞到南方的什么地方?小蜜蜂冬天躲在哪里过冬?这说明学生具有很强的探究意识,于是,老师就引导学生回到家里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各种方式去查一查,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又有学生提出想实地考察,有学生提出还想了解其它小动物过冬,于是活动又深入了一步。

指导学生活动

第一周

学习课文《小动物过冬》,根据学生想要了解更多的关于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过冬知识的愿望,布置学生利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可以看书、上网问家长,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了解小青蛙、小蜜蜂和小燕子是怎么过冬的,(每个人选择一种小动物)一个星期以后全班进行交流。

请老师或者家长帮助整理搜集到的资料。

有些学生对研究小动物过冬非常感兴趣,老师帮助他们组成研究小组并进行长期的研究。成立小组首先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有相同兴趣的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老师再根据组内学生的语文水平、思维的灵活性、实际操作能力、组织能力进行调整,尽量使成立的小组包括各种能力的学生。各个小组自成一个独立单位,组内分工首先按照活动任务,组织能力强的负责小组分工、活动安排,实际操作能力强的负责查阅资料,语文能力强的负责整理加工资料,口头表达能力强的负责交流时发言等。

第二周

课堂上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和整理的关于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过冬的资料。

找到自己的好伙伴,相互交流资料,然后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展示交流情况。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的问题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主题。

第三周--第六周

研究小组继续进行研究,做好每次的活动记录,注意保存资料。

研究成果可以是拍成的照片,采集的实物,下载的图片文章,每一次活动做的记录等。

展示的方式要多样,可以互相参观,可以当解说员象别人介绍,可以在电脑上展示出来等。

若干周之后

把小组研究的成果以一定的方式汇编,比如把自己学习过程中有意思的镜头录制下来或拍下来,刻成光盘,或者把自己每一次学习的记录汇编等等,在全班进行成果展览。

成果展示课堂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评价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