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教案 > 六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教案

编辑:sx_bilj

2013-11-02

教案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有序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小编为各位老师准备了这篇小学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36-37。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2、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包装纸问题)。

设计理念:本课实践活动研究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起来,得到的立体与原来几个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之和的关系,发现并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拼拼算算。

1.用几个小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

(1)教师演示:把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一个长方体。

问:体积有没有变化?

表面积呢?如果少,具体减少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呢?(请学生指指摸摸)明确表面积减少了原来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即减少了2平方厘米。

(2)深入探究:

①如果用3个、4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排法要求是排成一排),表面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提醒学生把相关数据及时填在表中。

②交流规律。如:2个正方体拼在一起少2个面,3个正方体拼在一起少4(2×2)个面,4个正方体拼在一起少6(3×2)个面……或把正方体每拼一次,表面积就减少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等等。

③当正方体增加到5个6个时,表面积会怎么变化呢?

学生先猜想,再验证。

④发现规律:你能联系操作和填表的过程提出自己发现的规律吗?

2.用2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图上的三种大长方体,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看出哪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吗?

怎么验证你的发现呢?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可以计算、可以用肉眼观察)鼓励方法的多样性,但应适当强调第二种思路(直接观察发现少掉2个面)。为接下来观察更多的正方体做准备。

学生自己猜想、操作、探究、验证。

允许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述。

给予充分时间让学生讨论:每拼一次,减少2个面。

学生操作探究讨论。交流:“体积没有变,表面积变了。”“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但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