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美学论文

翻译美学视域下的英文电影片名中译本

编辑:sx_wangha

2014-03-25

美学和翻译的结合,称之为翻译美学。美学可以指导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借以在翻译领域发展自身;翻译美学是翻译理论与文艺美学、古典美学及现代美学有机结合的产物。翻译美学将翻译界公认的三元关系“原文—译者—译文”中的译者定义为审美主体,而将翻译原文与译文定义为审美客体,主要探讨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以及主客体与接收者的关系;翻译审美各层次的再现手段以及翻译的美学多维化标准;通过探索研究提高译者同时驾驭两种语言互译中的美的鉴赏能力,进而真实表现两种文化交相辉映的丰富内涵与深厚的底蕴。

电影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电影翻译也备受关注。在某种意义上,首先直达观众视觉与听觉的是电影片名。当电影片名呈现在观众面前时,观众会自然而然地由影片名联想到影片所讲述的内容。所以,在电影片名翻译中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包惠南提出,影视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中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虽然在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中一般采取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意译、音译及创造性译法等几种方法,但在中国却出现了“一国三译本”现象,即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出现了三个中文译本,即中国大陆的译本、香港以及台湾地区译本。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审美文化和审美客体的再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随着文化和审美观念的日益融合,英文影片的译本也渐渐走向统一。

一 审美主体的审美观与审美文化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原语的接受者,又是目的语的创作者,译文的好坏与译者关系极为密切。如果说翻译是一门艺术,而译者则无疑成为这门艺术中的“艺术家”。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会在翻译过程中将其本身的个性、气质、艺术表现力以及行为习惯等不知不觉地表现在翻译作品中,形成独特的翻译风格。

中国的审美文化从古代时就与伦理道德和政治功利紧紧相连。但是在具体的艺术创作和大众的审美实践中,却有着与这种审美观完全相左的另一种潮流。这种潮流更加反映了新兴市民的生态与心态,表达了市民对人情事理的崭新看法。尽管如此,受伦理主义美学传统的影响,这种文以载道、醒世劝善的思维定势并没有彻底的扭转,继而形成了较为含蓄的审美文化。中国大陆的译者由于长期受到这种审美文化的熏陶,在翻译创作中也几近于保守,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也多倾向以直译为主。比如,电影“Bodyguard”(1992)、“Brave Heart”(1995)和“Mr.& Mrs. Smith”(2005),中国大陆的译者分别将其翻译为《保镖》、《勇敢的心》和《史密斯夫妇》。

相比之下,香港和台湾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受西方审美文化的影响较大,尤以香港最为明显。自古希腊时期起,西方审美文化的一个支点就是宗教思想。到中世纪时,“哥特式”成为美学一大象征。而在近代,宗教精神更是推动了浪漫主义的大潮,一代浪漫派创作大师从中汲取其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再晚些时候,西方的许多作品中出现了人物灵魂艰苦跋涉、追求道德完善、宣扬勿以暴力抗恶、要爱一切人、自我牺牲之类的宗教主题。直至19世纪末20年代初,随着现代主义的出现,审美文化出现了自由主义倾向。受到这种审美文化发展历程的影响,港台电影片名的翻译也呈现多元化特点,多采用意译和创造性的翻译手法。比如,电影“Pirates of the Caribbean”(2003),在港台地区就被翻译为《神鬼奇航》。

标签:美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