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浅谈民生问题的哲学论文

编辑:

2014-12-11

(一)民生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

马克思之所以提出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得以可能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恰恰源于对民生的现实性关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异化和扬弃异化,实现人的本性的复归及实现人的解放构成了一个重要主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其中有七条都直接与对人的问题有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反复强调他的考察方法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提出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马克思嘲笑旧唯物主义“敌视人”的毛病,他明确指出:“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马克思认为,无论社会形式如何,都是人的交往活动的产物,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因此,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笔者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应该是“民生”的另一种表述。

(二)关切民生是马克思批判理论形成的推动力量。

马克思把宗教批判和政治批判结合起来,使这种批判走向对民生的现实性关切。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和《神圣家庭》中批判鲍威尔等人抽象地空谈人的宗教信仰权和政治权利。在《哲学的贫困》中批判蒲鲁东抽象地空谈人的财产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供的批判尺度是,人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生活才能获得幸福,任何对人的感性存在的遮蔽,都构成了对人的本质的压抑。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隐含的一个思想就是,要使人本源的自由成为现实,那就需要人不论是在对象那里,还是在自己的活动中,人的看、听、爱、恨等等都成为人的,而不再以交换价值为中介。马克思以对 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开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关涉民生问题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批判,异化劳动理论则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最为有力的武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不仅以人的生存为现实依据,而且以人的生存为终极指向。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反应了人类的特性,就是人的生命活动本身。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种生命活动反倒成了工人维持生命的手段。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着雇佣劳动制度,这种制度在发展了资本的同时,却牺牲了个人。可以说,在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中包含着对资本之强制的批判和对恢复人之为人的本性的追求。

人们对物质、精神、自由等方面的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民生问题由此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普通关注的问题。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浅谈民生问题的哲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如何走进高校  

浅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