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国学论文

辨视角下的国学典籍翻译

编辑:

2014-03-25

3.2 得言

忘却原文语言形式为的是在译语中找到更好的语词来表达作者的意念。这需要经过一个“循意得言”的过程。循意得言是指循作者之意,来探求译文如何选词用字、如何达意。赵复三译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The Search for Happiness为“寻孔颜乐处”,而不用西方哲学概念“寻求快乐”,是在思索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和作者思想意念的基础上,循意得言的结果。

4 得意忘言与得言忘意

“得意忘言”与“得言忘意”是一个翻译活动的两个过程,前者着重译前之理解,后者强调译时之表达,但又相互影响,是相生相成的关系。“得意忘言”并非要“舍字取意”,字永远是汉语行文之本,古文尤其如此。文字“乃言语之体貌,而文章之宅宇也。”字是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单位,故而“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另外,汉字字形也可以传达一定的语义信息。“汉字通过视觉传达了大量句子的内涵和无词尾变化以及虚词的使用,为这种语言赋予了一种灵动的气势,也造就了这种短文无限生机和活力。”例如,有人把鲁迅的《且介亭杂文》译作“Essays from a Semi-concession(半租界杂文)”就译出了作者选词用字的深意。但是,典籍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诗之所以成诗,并不在诗字、诗文,而在“诗意”。中国典籍很多都是具有诗性的散文语言,如若在翻译过程中“诗意”不传,那么也必然导致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所言:“诗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读者读之也有“葡萄酒被水”之感。

得意忘言并非背离原作、背叛作者,实则与原作貌离神合,而且也是遵循了严复的“信”字标准。钱锺书有“信之必得意忘言”之语,只是懂得这一点的人难求而已。“得言忘意”也并非要“舍意取言”,作者意念的传达永远是翻译之本。“得言忘意”意味着原作在译语文化语境里重生,是译者发挥主体性,经过“循意得言”,让原作的意义在译语文化语境里进行“诗意的重建”。李白《将进酒》中出人意表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葛瑞汉(A. C. Graham)译为:

Have you never seen

How the Yellow River, which flows from heaven and hurries

toward the sea, never turns back?

译者超越原诗的语言形式,了悟其意境及气势之后,先以how造“出人意表”之势,再用flows from heaven和hurries toward the sea将原诗之澎湃气势倾泻而出。弗罗斯特若看了这样的译作,恐怕要改变对译诗的偏见了。

5 结语

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有翻译如“嚼饭与人”之喻。然而,经籍译者如若真能把原文嚼透,发古人之幽思,对古人言论知之、好之、乐之,而后再以“传神”之言转施于人,同样也能使人食而甘之。总而言之,中国典籍的翻译需要经过“循言得意—得意忘言—循意得言—得言忘意”这样一个过程。这四个阶段一脉相承,又互为补充。循言得意是求得原文意旨的基础,“忘言”为的是译文表达不受原作语言形式的羁绊,从而做到循意得言,即以地道的译文不仅“达旨”,而且尽可能对等地表现原作的风格。只有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才能在翻译时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译得顺乎自然。

相关推荐:浅议逻辑学与人工智能

探究东西方文化和管理思想融合创新的发展逻辑

标签:国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