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债务市场论文

浅议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危机(参考)

编辑:

2014-02-17

3.1 CDO的概念

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担保债务凭证,它是市场为了弥补ABS(房产贷款支持证券)的不足,而创造出来的信用产品。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自身结构为自己提供“信用增级”,即通常会有一个次级系列(Subordinated Tranche)或一个股本系列(Equity Tranche or Income Notes),由这些系列来充当缓冲。当CDO 资产出现信用问题时,首先损失的是股本系列和次级系列(股本系列多由发行人自己持有)。

同时,CDO的资产组合十分分散,包括ABS、MBS 等结构性产品、垃圾债券、新兴市场债券、银行贷款等高风险固定收益资产的分散组合,这就保证了在不出现违约时,CDO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3.2 CDO产品的特点

3.2.1 CDO 的“信用分级”技术实际上将资产池中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再分配。这种结构将大量的信用风险集中给予了次级系列和股本系列。如果金融市场存在很大的流动性,使得大量资金投资了次级类型,当CDO 资产池中较大比例的资产发生违约时,投资次级系列的投资者将血本无归。这对金融市场无疑是很大的冲击。而且由于CDO2 产品的存在,使得一份标的资产衍生出的衍生证券有许多份。当标的资产发生信用风险时,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几倍于基本债券数量的衍生债券同时受到损失。

3.2.2 CDO产品几乎没有流动性。CDO 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产品,他们被设计专门满足某个机构的需求。CDO 大多只被设计给“买入持有”型的投资者,比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而这些机构正是看准了这种产品的高收益与高信用评级的特征。低的流动性意味着,一旦这些机构在CDO火爆的时候持有了过多的CDO,以后的转让将十分困难。而市场参与者的同质性又使CDO 的流动性进一步降低。 3.3 CDO在这次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

3.3.1放大器、助推器、加速器的作用

它将实体经济的危机放大到信用衍生品市场、推广到全球金融市场,并加速了危机的蔓延:实体经济的危机被信用衍生品放大和加速,首先传导为CDO 的贬值和整个信用衍生品市场动荡,投资这类衍生证券的对冲基金开始大幅缩水。然后,发行衍生品和管理衍生品的公司股价开始下跌,这又引发投资者对金融类公司的普遍忧虑,进而有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市场的动荡有可能再反过来恶化实体经济,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实体经济衰退。

3.3.2风险的隔离与转嫁的作用

它将银行体系的风险转嫁给了其他的投资者,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等。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放大器同时也是一个警报器、减震器,它使得积累在金融系统中的信用风险能够及时被社会所认知并释放,以避免风险的继续聚集和放大。

4危机的启示

虽然,此次危机暴露出信用衍生品的一系列问题,但次级债及其衍生产品却将信用风险进行了跨国界的分散,使美国独立支撑的金融困境演变成具有扩散及传染效应的系统性难题。为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是人民币债券国际化中心建设的需要。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是将我国建设成为人民币债券市场定价中心和交易中心的重要保障,亦有助于我国成为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中的一极。其次,是银行间市场参与者分散风险的需要。通过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衍生化及使用分层技术,可以使原本单一的信用资产构造出各种不同风险水平的产品及组合,从而满足银行间市场参与者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和避险需要。再次,是跨市场分散风险的需要。通过贷款和债券的信用风险衍生化,可以将原本固定收益市场的风险演化为其他金融市场风险,从而在不同的市场间分散了风险。第四是跨币种分散风险的需要。通过衍生产品技术可以将人民币市场的信用风险演化成美元、欧元等其他币种市场的风险。

但是,信用衍生品产品是衍生品工具中较为复杂的品种,无论在设计上、操作上以及风险管理上均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在建设信用衍生品时,必须要有完善的基础市场设施作为保障:

首先,要推动原生产品和基础产品的深度发展,特别是以企业信用为依托的基础产品(如贷款和债券)。其次,要注意存量信贷资产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安排,使商业银行从过去单纯发放贷款向贷款可交易机制安排上转变。由监管机构统一协调制定标准化的贷款合同,并要求引入外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以保证贷款资产的二级可转让性。再次,文本及基本制度框架要进一步规范,以便为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创造条件。此外,要推动中介机构的发展,以便为衍生产品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要推动OTC平台的建设,即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统筹市场参与者,以便使产品的供求形成差异化、层次化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次贷危机演变三大深化阶段.金融界,2008-2-22.

[2]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原因分析及启示.金融界,2007-10-8.

[3]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问题现状之大观园.中国金融网,2008-1-27.

[4]21世纪经济报道——梅新育:市场反应放大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5]资本市场与大国崛起.中国证券报.

[6]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漩涡中心的信用衍生品.中投证券,2007-8-30.

[7]美国次级按揭危机成因分析.金融会计,2007,(11).

[8]次贷危机火了衍生品市场.中金在线,2007-11-23.

[9]次贷危机催生中国信用衍生品市场.金融界,2007-10-24.

小编为您准备的浅议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危机,希望可以帮到您!

 

相关推荐:

 商业性债转股的制度浅议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