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银行管理论文

论双元融合目标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编辑:

2016-10-13

预算管理中心主要解决预算管理问题,采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注重预算管理与业务处理,会计核算的紧密结合,以预算项目体系设立和责任中心划分为实施架构,采用联网联合、集成共享及流程固化等技术,实现预算编制、下达、执行、调整、考评等功能。

预算管理的本质是一种责任管理,因此责任中心划分得科学与否是预算实施成功的前提,责任中心的划分应与银行的“一级法人,授权分级经营”的组织管理体制相适应,兼顾扁平化管理、集中核算等改革需要,将责、权、利相结合,遵循一致性、可控性等原则,科学合理地筹划。

建立预算项目体系的作用主要在于细化管理目标,设立预算的执行、控制和考核的标准。首先根据影响利益和现金等业务的性质,设立一一对应的,带数字标识代码的预算明细项目,并与二级明细会计核算科目建立对应关系,实现无缝对接,这就改变了原来的粗放管理,深入到业务细节中,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使会计反映更为精确科学,会计的信息控制作用比传统情况下更深、更广。具体的预算项目体系设立则可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和分工负责情况灵活地设置。如可采用树状、矩阵等形式。

在运作流程上,采用编程技术将预算编制、下达、执行、调整、考评等流程固化入软件程序中,并与其他中心紧密结合。这就很好地贯彻了以预算控制为主线的管理思想,杜绝了预算各环节中的随意性,强化了预算刚性,明晰了各部门的职责数据,消除了越级、越权审批,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随时向业务核算系统提取数据,并按要求转化为与决策相关的信息,从而使预算管理不再是一种管理的方法,而是银行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成为引导、控制银行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标准,在管理流程再造、员工行为优化和协调银行各方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主导性作用。

业务处理中心

业务处理中心是联系预算管理中心和核算报表中心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预算执行的控制、业务处理和过程控制。

预算执行控制是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它的实施效果有效与否是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的关键。在业务申请阶段,首先区分每一项业务申请类型,若是带有预算管理标识的业务,则根据其相应的预算额度作出同意或驳回的决策。对于获准同意的,生成原始凭证提供给核算报表中心进一步处理,核算报表中心处理完后一方面将相关信息返回给该中心,并进一步反馈给预算管理中心更新预算额度,从而将实际情况与预算对比,完成预算的调整、报告、考核等工作;另一方面,将核算结果提交披露分析中心。

过程控制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以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作为主线贯穿每一笔业务流程的始终,着眼于三个内控层次的贯彻落实,将监督的重点放在事前和事中。其中,事前控制(制度控制)是在业务发生之前对所有银行业务和交易进行分类,按不同类别以预算和规章形式制定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和规范标准,如对入网网点实施准入控制,对网点和柜员的业务范围进行控制等;而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则是建立操作性强的各种业务、会计处理规则并将之固化成软件程序,辅之以实行静态(限制业务范围)和动态(限制业务额度)授权控制,以杜绝各种省略程序、逆程序行为的发生;事后控制(结果控制)是对经过前两个层次业务的会计核算与事前预算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为当期业绩考核和改进日后的资源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这样内控已不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成为各部门协同共管、企业级的管理工作。

另外,业务处理中心直接与提供金融服务的各前台业务部门信息系统相集成,采集、传输各种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这就改变了传统部门级信息系统与银行其他信息系统缺乏及时有效交流的“信息孤岛”状况,集成了业务和信息处理过程,实现了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提高了决策的敏捷性和有效性。

核算报表中心

核算报表中心是实现以预算控制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基础,主要有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两大功能。

(1)会计核算功能的主要特点

在核算组织形式上,按前台数据采集与后台信息加工相分离的思想,营业机构只保留柜台业务岗位,将联行、票据交换、财务等岗位集中于后台职能部门,柜员不必关心财务如何处理,只需关心其交易操作的正确性,使金融服务由过去的“面向账号”转变为“面向客户”,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服务质量。

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增设中间业务科目,注重科目的本外币兼容性;在具体设置时只设置到一、二级科目,不设具体的明细科目,这并非意味着重预算、轻核算,而是体现了“预算细化、核算简化”的思想,由于实行预算编码管理,每个预算项目与二级明细会计科目相对应,需要时可在披露分析中心,根据对应关系从预算管理中心提取各种明细信息。同样,按此思路,在账簿体系上也只设置总账、分户账,不设明细账,总账是会计综合核算和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的主要数据来源,分户账分布于业务处理中心,用于对账户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得核算工作大力简化,并且这种简化并没有影响信息需求的满足。在凭证使用上、固化了凭证格式和对应的会计科目,在具体的业务核算时,可根据业务处理中心提供的原始凭证,调用所需相关信息,自动生成相应记账凭证。

在平账机制方面,将传统的账务综合平衡机制改为严密的多层次平账机制。首先,每个交易都会自动产生借贷相等的会计分录,保证日间柜员所做业务借贷相等,即交易级平账;其次,柜员交易时发生的错误会被系统统计出来,柜员完成当天全部业务后,可知道发生差错的类型和数额,便于查错,即柜员级平账;当所有柜员均已平账,即为网点级平账;当所有网点已平账后,整个系统进入平账状态;另外,系统还将柜员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和交易清单的账实核对纳入了平账机制,加强了对会计风险资产的管理。

(2)会计报表功能的主要特点

业务集成设计、数据集中处理是整个模式的突出特点,会计报表功能很好地体现出系统的这种特点。其主要功能包括:审核会计报表的各种平衡关系;支持多币种会计报表的编制、汇总和上报以及合并本外币会计报表的自动生成;支持内、外部数据格式相互转换等;建立数据库和数据分析模型,支持信息的查询、分析。

报表生成的大体流程是:由程序自动从各相关系统,如柜面业务、信贷管理、国际业务等系统中提取数据,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以报表汇总行为单位,按期汇总全辖各币种业务数据后,上传核算报告中心;核算报告中心数据汇总后,从业务数据源中将相关的数据表按规定的格式转换为中间数据文件,生成统一报表业务数据库,由会计报表程序直接相关数据自动加工成各种会计报表,并传送到披露分析中心的业务数据分析仓库供各信息用户使用。

披露分析中心

披露分析中心主要是发挥两方面作用:一是通过事先设定的各种函数公式和财务模型,向银行内部信息用户提供业务数据的分析、预测报告。二是进行规范、及时、透明度高的信息坡露,以满足政府职能部门的金融监管以及银行外部相关利益集团决策的需要。

信息分析报告主要包括:财务类分析报告,业务类分析报告,业务考核分析报告,非信贷资产数据分析报告、或有及表外业务分析报告等。

对外披露形式,主要以电子报告为主,书面报告为辅。在披露模式上,是以修正的事项法理论为指导,应用数据库技术,实行多层界面披露模式。其基本思想是使财务报告具有多层展开,分层递进功能,首先将需提供的会计信息在数据库中按多维标准归集和分配,形成元素信息、事项信息和格式信息三大类,元素信息是提供决策所需信息的最小单位;事项信息是由不同的元素信息组成,按用户的一般需求所提供的某几类信息,如分部报告信息,非财务信息等;格式信息是以各项法律法规所规定形成的通用的、具有固定格式的信息,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各种通用财务报告。这样以格式信息、事项信息和元素信息的提供为三层用户界面,各层之间相互链接,使不同层次的信息用户既可直接获取信息又可按自己所需对信息进行再加工,间接获取所需信息。

综上所述,双元融合目标模式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实现了现代银行业务、现代会计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对银行经济流动由点到面,从静态到动态的全方位控制;解决了统一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瓶颈制约,使会计信息成为银行全面管理的基础,信息流控制、引导着资金流、实物流,会计工作成为银行管理的中心,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配置和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天西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研究》,《会计研究》,2003,第3期。

肖 伟,《商业银行管理会计问题研究》,《金融会计》,2003,第1、2期。

夏博辉,《论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三个阶段》,《金融会计》,2002,第3期。

杨周南,《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那么关于双元融合目标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关于我国银行业经营的政策环境

论开放背景中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