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公司研究论文

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编辑:sx_yangk

2015-10-29

农业是国民 经济 的基础,农业上市公司的诞生与 发展 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国农业 现代 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

近年来,农业上市公司业绩滑坡的报道屡见不鲜,暴露出一系列诸如主营业务衰退、多元化经营失误等问题。可持续发展观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于80年代,到90年代成为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思想原则。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的 科学 发展观更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全面贯彻。那么,基于 企业 层面角度,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到底如何?是增长过度,还是增长不足?哪些因素影响了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地实现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已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03~2007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均值差异显着性检验、秩检验和回归分析,研究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原因,以期得出适合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为农业上市公司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一)文献回顾

国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始于Robert. c. Higgins(1977)从企业财务管理角度提出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观点。James .C. Van Horne(1988)沿用希金斯的企业可持续增长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企业可持续增长模型。之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影响因素:Storey(1994)认为企业家、企业本身和企业经营战略三个要素恰当地结合在一起,企业才能实现持续成长;Hay Michael和Kamshad Kimya(1994)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类,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并提出了包括债务和融资能力不足、获得风险资本能力不足、得不到足够合格的劳动力等在内的12个主要影响因素。国内针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对上市公司持续发展不力的成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如吴晓求(2001)、黄速建和卢晟(2002)及陆国庆(2003)等;2.通过构建一系列评价指标,定量研究上市公司能否持续发展或者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范明、汤学俊(2004)认为产业力纬度、技术力纬度、制度力纬度和市场权力纬度构成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四力纬度结构;苏冬蔚、吴仰儒(2005)构建一个新颖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计量模型,并首次运用屏面数据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王方华、肖海林(2005)提出的“十个管理诉求”模式认为,企业要实现可持续成长,必须遵循十个管理诉求。相比而言,国内针对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多,张锦华(2003)、朱翔和蔡明超(2005)对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做过定性分析,王玉春和花贵如(2006)从财务的角度分析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的状况及原因。但有关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还较少。为此,本文基于此背景对农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提高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证据。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