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医药卫生

我院病房退药种类调查和原因分析

编辑:

2013-03-22

表2 退回药品系统分类前5名(例)

退回次数 百分比%

抗菌药物 125 26.8%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64 13.7%

心脑血管系统药物 58 12.4%

消化系统药物 52 11.1%

中成药物 29 6.2%

3 讨论

退药潜在的不良影响有许多,其中影响药品质量退回的药品部分包装不整洁或无外包装,可能影响药品的质量;增加调剂人员工作量,同样的药品退药所花费的时间比领药所需的时间要多出若干倍;给药品管理造成混乱,由于各病房药品有效期管理程度不同,因此退还的药品存在多批号现象,使药品不能规范、合理地摆放,加大了药品有效期管理的难度,同时还导致调剂差错发生,某些病房常将退药和患者出院带药相互抵消,易造成调剂差错[2]。本组中医师原因占退药原因的主要部分(38.0%),其中最主要是修改医嘱所致,分析原因首先是患者病情有变化,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再次可能是个别医生对药物用名称、剂量、适应症等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有时无指征用药,造成药物疗效欠佳或医嘱错误而退药[3]。其次护士原因占第二位,其中药品录入错误占到20.7%,该项原因可以通过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加强护理医嘱录入管理解决,而药师原因、患者原因和其他原因总和分别占8.0%、17.7%和13.1%,通过分析病房退药原因,可知解决好医师和护士两方面的原因,对于减少病房退药是有决定性作用的。

对于退药种类方面,本组共退回467次药品单中,抗菌药物退回例数最大,占到26.8%,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较高且使用时间较长而产生耐药性,根据药敏实验更改后,未及时进行药品录入的更改处理,另外有些患者在刚住院时因病情急,没等医学检验结果出来先按经验治疗用药或急诊手术用药,等结果出来后根据医学检验结果调整用药或根据上级查房、三级查房及相关专家会诊商议后调整治疗方案,对先前已开出的药品只能以退药的方式来解决[4]。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心脑血管系统药物,第5名是中成药物退药,占6.2%。所以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化应用,不但能较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而且对于减少病房退药也是一项积极的措施。

参 考 文 献

[1]孟德宝,王琳,宋金明.我院病区药房退药情况调查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19):160.

[2]梁慧芳.我院2007~2008年住院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安徽医药,2009,13(6):688-689.

[3]李雅梅,李春荣,李华.病区患者退药情况分析及管理措施.北方药学,2010,7(1):57-58.

[4]陆干明,孙萍,徐秀江.对本院病区药房1298例退药处方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7):180-182

精品学习网 医药卫生栏目

标签:医药卫生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