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政治学 > 政治理论论文

浅谈民主政治的现况及概念论文

编辑:

2013-12-12

四、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

在许多民主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发展过程中都有政党政治的痕迹。不过,在地方基本上仍然实施地方自治的模式,虽然这仅限于地方,依旧有许多人认为这项措施,无疑地提供了当时的地方家族与社会菁英等人争取政治权力的制度性管道(institutionalizedchannels),为后来的台湾民主化(democratization)产生基础性的影响。不过,也正因为仅限于实施地方自治层级,台湾当时党外(国民党之外)反对势力的发展依旧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在1950-1970年间,政府当局实行两项禁止错失:(1)禁止候选人间的竞选联盟;(2)禁止新政党的成立。虽然1971年退出联合国后,政府的合法性受到打击,“中央”开始渐渐接受社会意见,进行逐步地改革开放。但要一直等到1986年民进党成立,1987年蒋经国“总统”宣布解严,台湾才结束了一党专制,开始进入政党竞争时代。当时,民进党与其它反对党的支持率皆有增加,政党竞争体系开始发展然而,台湾真正的民主化启动于李登辉1988年继任“总统”以后实施的改革。1991年“国民大会”代表与1992年立法委员的全面改选,政党竞争才全面展开;尤其是1996年首次“总统”直选后,台湾才正式被评为自由民主的体制。接着,2000年与2008年发生了两次政党轮替,更是政党政治与政党竞争逐渐成熟的写照。到了今天,台湾政党的发展已经从一党独大体系,逐渐发展为政党竞争的现象;选举制度则从“单记不可转让制度”的复数选区改为单一选区两票制,透过这样的变化,小党如亲民党、台湾团结联盟等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关注的“立院”舞台上,渐渐发展成为“两党制”的格局。显然,台湾的政党政治可说正按照孙中山的构思来发展,即依据“军政、训政、宪政”的建国三程序,有了实施政党政治的环境与条件以后,仍旧应当要施行政党政治的以长期的角度来看,政党竞争除了促进民主外,更可增进政治安定。而从上述可以发现,综观台湾的政党政治发展,的确已经走向多元竞争的政党体系,从孙中山的政党政治思想与台湾政治现况来观察,当前台湾的政党政治发展的状况,基本上已和孙中山所强调的“竞争性两党制”的政党体制不谋而合。

五、结语

民主化大师曾对“民主巩固”提出所谓的“双翻转测验”(two-turnovertest),运用这种测验,即是如果在转型期的初次选举中掌权的政党或团体,在此后的选举中失利,并把权力移交给选战中的获胜者;然后,如果这些获胜者又和平地把权力移交给次一届选举中的获胜者,那么,这样的民主政权就可被认为是已经巩固。因为透过选举选择统治者是民主政治的精髓,唯有统治者愿意依据选举的结果而放弃权力,民主才是货真价实的民主巩固的概念至今仍未有明确的共识,但相关的讨论并非本篇的主旨,在此提出,系因孙中山思想的一部分与其有所相关;在辛亥革命期间,当时虽没有所谓“民主巩固”的概念,但可从其有关“政党政治”的论述中可发现,孙中山早在当年辛亥革命期间所提出的政党政治主张中,已与近代研究民主与民主化许多学者有不谋而合的看法。学者Lipson曾指出:“民主政治少不了自由竞争,而政党制度便是最直接和最实际的方法。”革命期间,就已经提出了建立良好且巩固的民主政治愿景。值此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藉由回顾孙中山提出的政党政治思想,对照台湾政党政治与民主发展的轨迹,可以让我们获得许多的启发与省思。)谢延庚亦认为:民主政治的关键在“为民所治”(bythepeople),而“为民所治”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简略地说,就是由政党来办选举,由选举决定治权的归属。由此可见政党政治的重要与必要性。孙中山曾言:“民主之国有政党,则能保持民权自由。治一致而无乱……若无政党,则民权不能发达,不能维持国家,亦不能谋人民之幸福。”“今中华民国实行民权主义,可以巩固于千年万年,可保一致而不乱者,此亦靠乎政党。”又另外提到:“今日讲到民权更不能不要政党,无政党则政治必愈形退步,将呈江河日下之观;流弊所及,恐不能保守共和制度,将渐变而为专制。”由此观之,孙中山的确支持政党政治。再者,孙中山所推崇的政党体制乃是“两党制”,着名的政治学学者邹文海亦认为:两党政治,一党执政,一党在野,责任既极分明,而且可以互相监督。同时,因为在野党也有执政的机会,所以不至不择手段,也不至为不负责任的批评。而“民主政治理论”(DemocraticPoliticalTheory)一书的作者J.RolandPennock则说:“最理想的话,还是一个两党制的政治系统,因为它可以结合最大量的简单化(themaximumofsimplicity)与政党间的竞争,来强调‘负责任的状况’(accountability)”由此可见“两党制”备受孙中山与许多学者认可,且它是比较简单的制度,而实施两党制的国家又是重要的国家,如英、美两国乃是大家所熟悉的模范案例。所谓两党制的特征是一党单独执政,但要注意的是并非无限期的单独执政。如果每次选举之后都是同一政党执政,那就是一党优势,而非两党制了。这也就是说“交替执政”乃是区别两党制与其它政党体制的主要符号而党与党之间的政权交替,也就是竞争行为,孙中山将此政党竞争行为简称为“党争”,并提出如下的一个界说:“谋以国家进步,国民幸福而生之主张,是谓党见;因此而生之竞争,是谓党争。”他进一步认为,党争为促使政治进步之主要动力,他说:“吾国政党,今始发生,一般人闻党争之说,非常畏惧,是皆不知党争之真相也。党争必有正当之方法,尤必具高尚之理由,而后始得谓之党争。一般人以党争为非,实误以私争为党争也。一国之政治,必赖有党争,始有进步。”众所周知,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责任政治。其中,政党政治通常就是实现责任政治的理想制度,一个国家若反对党在选举时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使执政党下台,其实就是责任政治最佳的展现。例如:美国总统每四年由人民改选一次,改选就是探求民意的机会,总统及执政党若想要继续掌握政权,就必须向人民负责,否则可能出现政党轮替。诚如前述,孙中山所主张的不仅是政党政治,而且是竞争性的两党政治。

总结:浅谈民主政治的现况及概念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您设计撰写论文,更多论文参考请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思政工作的防治功能探索论文

探讨航运政治工作措施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