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政治学 > 其它行政管理论文

浅谈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

编辑:

2016-03-16

2、我国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确立依据

行政赔偿归责原则是指确定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根据和标准。归责原则的确定直接决定着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负担、免责条件等一系列的问题。从世界各国的立法规定来看,有代表性的归责原则主要有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或危险责任归则)原则和违法归责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2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由此可见,我国国家赔偿立法确定的归责原则为违法原则。因此,国家机关的职权行为只有违法侵权的,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国家机关的职权行为并不违法,即使给他人权益造成损害,也不由国家负责赔偿。我国《国家赔偿法》之所以采用违法归责原则,是因为违法原则和其他原则相比有诸多优点,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原则及《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也协调一致,便于操作,也有利于保护受害人获得国家赔偿,比较符合国家赔偿的特点 。(注释2)所谓违法责任原则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因违法执行职务侵犯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国家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该原则是以职务违法行为作为归责标准,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如何,是否存在过错。(注释3)

3、我国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一定条件下,国家才承担赔偿的责任。但是,单凭归责原则是无法全面地判断出行政机关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赔偿责任的。“这就需要有较之归责原则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责任构成要件。” (注释4)

4、与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的区别

行政赔偿是从民事赔偿发展而来的,两者有着许多共同点。例如两者都是对受害者权益的恢复和补救。但是两者赔偿的归责原则上有所不同。

(1)确立归责的前提条件不同。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主要是违法原则。行政赔偿属于国家赔偿的一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行政赔偿是以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违法为前提。而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是以过错原则为主,即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作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前提。(2)民事赔偿归责原则还以无过错原则和公平原则为辅。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的制度体系

多元化归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赔偿法晚于民法以及其他法律,吸收了民法中的归责原则发展的结果。各国在归责原则体系的设置上,有不同的侧重点。

1、过错责任原则

侵权行为中归责原则受罗马法的影响,一般采用过错责任原则,是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而承担责任的原则。《阿奎利亚法》首先确立了过错责任原则。该法系针对有加害事实即有责任的加害责任原则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于公元前287年通过的,该法第1章、第3章分别规定了不法(过错)杀死奴隶或可牧四足牲畜及侵害其他物件的赔偿责任。它第一次把违法、致害、过失和因果关系规定为成立侵权责任的一般要件,从而也就明确地以主观过错取代客观规则。(注释5) 该法对罗马法及后世民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侵权法的核心原则,并在行政赔偿中得到体现。所谓过错责任原则是指由当事人的主观故意或者客观过失造成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后,而承担赔偿。过错责任原则因历史的继承性和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为众多国家所采用,如以英、美、德、日为代表的采用过错归责原则体系。英国根据1947年《王权诉讼法》第2条规定,王权与有责任能力之成年人负同样民事侵权责任,根据普通法规定,显然采过错原则。美国1946年制定《联邦侵权赔偿法》中确立了过错责任制。日本《国家赔偿法》第一条也明确规定了“行使国家或团体的权利之公务员,就其职务,因故意或过失,违法加害他人者,应由国家或公共团体承担赔偿责任。”奥地利、匈牙利、韩国等国家也有相关法律对此规定。过错责任原则在民法中存在主观过错和客观过错之争,在行政赔偿法上也有主观过错和客观过错之分。前者以当事人主观过错位过程归责的要件,有过失即有责任,无过失则无责任,亦称之为过错责任原则;或者以特定的损害结果或者致害原因为构成要件。西方国家在援用过错原则的同时,也注意从行政法的特点出发,对过错原则进行修改和弥补,表现为过错推定技术,减少受害人的举证责任。过错推定技术是受害人只需证明损害是由行政机关造成的,法院即推定行政机关有过错,如行政机关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就应负赔偿责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