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政治学 > 毛泽东思想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范文参考

编辑:sx_haody

2013-12-13

【摘要】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毛泽东思想论文,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一、毛泽东思想关于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的主要观点

(一)毛泽东首次分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指出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解决各种矛盾

1.通过社会主义国家主要矛盾的分析,从理论上指明了党的根本任务转变的必然

毛泽东认为:新中国是在一个落后和不发达的现实中产生的,生产力还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生产关系,因而在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矛盾和主要矛盾。他深深地认识到,只有生产力发展、经济搞上去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就在实际上提出了党的根本任务的转变问题。毛泽东正是从对社会主义社会特殊矛盾的分析中,得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社会基本矛盾的结论,这是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2.中国共产党八大通过落实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正确判断,从实践上贯彻发展生产力

经毛泽东亲自审定的中国共产党八大的政治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本质,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力量来解决这一矛盾,从而争取把我国尽快地从低、穷、落后的生产力中解放出来,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就深刻地告诉我们:党和国家要由原来居于主要地位的夺取政权变为维护政权,由革命战争变为主要向自然界开战;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一项长期的中心任务,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生产力低下的问题,才能真正履行执政党的光荣使命,才能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

(二)毛泽东把对发展生产力的认识提高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高度

在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完成,已经为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中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将由此得到极大的解放。虽然在当时,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在执行过程中有过偏差,但就其基本方面来说无疑是正确的。

在我国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主张把全党的工作重点集中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发展生产力。毛泽东在1956年的中国共产党八大报告和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都提出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明确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三)毛泽东首次提出“向自然界开战”、“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怎样才能发展生产力?这是毛泽东始终认真思考的问题。毛泽东把科技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他认为,必须“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1956年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1958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他要求“来一个技术革命”。毛泽东提出技术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重视科学、学习科技,以便中国能迅速摆脱科技和生产力落后的状况,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他认为,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必须向现代科学进军”。正是在以毛泽东的“向科学进军”思想的指导下,在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初步建成了一套完整的重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并掌握了较尖端的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这为中国日后全面开展经济建设无疑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及赢得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安全发展空间。

(四)毛泽东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和实践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思考、探索和认识不断深化,并逐步发展形成了清晰的“四个现代化”思想:1954年9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论述,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概念,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四个现代化”是在1959年底至1960年初才形成的。1964年,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多次论述和表达思想,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五)毛泽东提出了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走自己的路”,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及“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的思想

1.与苏联不同, “走自己的路”。毛泽东在思考如何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时,提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与苏联不同,强调“走自己的路”,这充分体现在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国共产党八大报告中“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论述中,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苏联传统的“一大二公三纯”的经济管理模式。

2.提出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毛泽东对实现中国工业化的问题高度重视,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中,已经基本形成了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思想。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要使中国逐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1953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是手段,社会主义工业化是目的。

3.注重“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毛泽东一直强调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关系。这在<论十大关系》和中国共产党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六)毛泽东“两步走”战略目标及战略步骤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认识是经过长时间的思想准备和考虑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设想:关于“两步走”的设想,最早是在1963年9月的中央工作会议根据毛泽东意见提出来的。当时设想的是: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当时提出的“两步走”的设想,目标要求高,时间要求快,虽然有一些急躁、冒进的成分在内,但依然反映出在当时经济文化较落后的情况下,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长期性、艰巨性的思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主要观点和实践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文革”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注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学说,强调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1989年后,邓小平又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要坚持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的新发展及社会主义本质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新发展概述

邓小平很早就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他提出要坚持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其目的是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特点。新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一样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力,在面对新的形势的发展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搞建设”,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以贯之的发展生产力思想。

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明确表明邓小平把对发展生产力的认识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邓小平把生产力放到最重要的、首要的位置来强调,从而恢复了生产力应有的突出地位和决定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和核心,进一步突出、概括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同时,也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穿社会主义始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