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政治学 > 民主制度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协商民主与政党制度

编辑:

2016-06-13

四、协商民主理论的局限性及其价值

由上述论述可见,协商民主与既有的政党制度存在直接的矛盾,无论是竞争性政党制度 还是非竞争性政党制度,都不符合协商民主的基本条件的要求,而且从根本上约束着协商民 主的实践。实际上,协商民主是构建于特定的理论假设和现实前提基础上的,它的实际推行 也需要一系列现实条件作保障。“主体的理性不足和政治能力贫困,协商意识和协商伦理的 缺失或沦丧,协商的共同价值原则匮乏和共同利益基础薄弱,公正的协商制度和程序的匮乏 与协商场所的不足,强势力量对协商的掌控和派系力量对社会共识的漠视等理论缺陷和践行 困境限定了协商民主的功能作用和适用范围。”〔12〕所以,在现实条件下,协商民 主无法改变 竞争性政党制度,也就不能替代竞争民主;同样,中国的政党制度也不可能按照协商民主的 模式来改造,中国的民主也就不能按照协商民主的方向来行进。那么,协商民主对政党制度 的价值何在呢?这个问题也必须从协商民主对竞争性民主和非竞争性民主的作用来理解。

对竞争性民主而言,协商民主作为民主的转向是在一定程度和侧重点上而言的,虽然许 多学者将其看成竞争民主的替代,实际上协商民主还不能算一种独立的民主形式,只能是竞 争民主的补充和完善,是竞争性民主进一步“精细化”的工具或者是弥补选票民主缺陷的工 具。在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中,离开政党的本质功能、改变政党竞争的基本制度以及政党控制 立法和行政决策的事实,也就改变了其多党竞争、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基本框架,协商民 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但是,以竞选为特征的竞争性民主确实存在明显的不足和漏洞, 选民的权利仅仅表现在定期举行的投票,而对于直接关系到选民利益的政策过程则由政治精 英来代表选民进行,这不仅影响政策的合法性程度,而且也不符人民民主的真实要求。即使 选民对政策不满意,除了进行游说、游行、抗议等表达形式,不到大选的时期就不能从根本 上制约政治精英的决策权力。因此,出于对“人民统治”的理想化追求和对竞争民主的不满 意,协商民主理论家意图复兴古老的协商观念为竞争性民主寻找替代模式,显然,在现实条 件下这种所有参与者都能自由发表意见并愿意平等听取和考虑不同意见的理想化设计在国家 政党制度层面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作为把竞争性民主“精细化”的一种补充和完善过程,其 对于完善政党组织的功能和政党制度的运行具有显著的价值和意义。

从政党的本质来看,政党是选民利益的代表,但是在竞争性民主环境下,政党越来越成 为选举的工具,发动选民投票成了政党的最重要功能,尤其是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竞选专业 化和竞选经费主要靠财团支持的情况下,政党动员依靠发达的媒体、政党竞选依赖选举和营 销专家,政党开支主要盯在大的利益集团身上,党组织越来越松散,政党与选民之间越来越 变成了一种营销关系,候选人成为政党推销给选民并力争取得消费者满意的消费产品〔13〕。政 党与选民之间利益代表关系反而成为次要的因素,选民在行使过投票权之后并不能依据政党 的路径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这种政党与选民的“商业”关系大大削弱了政党的本质功能, 成为选民在选举中投票率不断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推行协商民主的路径,扩大政策 制定中参与的范围,强调自由平等的对话,不仅可以形成共识,增强政策的合法性,而且可 以强化政党的利益代表功能,巩固政党与党员、政党与选民的日常联系,遏制“政党衰落” 〔14〕和“政党危机”〔15〕的势头。

对竞争性政党制度而言,协商民主模式也能够直接发挥积极的补充和完善作用。因为协 商民主注重民主的实质,以承认利益多元化为前提,主张协调各方利益,谋求社会和谐。“ 协商民主倡导通过平等对话共同协商的方式形成公共政策,对话协商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在做 出决定的时候能够慎重考虑,就此而言,它与代议制的民主有着更大的兼容性。”〔16 〕在多元 利益分化和冲突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利益整合已经成为政党制度的首要功能。〔17〕 如果将关注 的重点从当选的选票门槛转向决策过程中,有助于协调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的竞争博弈关系 ,使政党制度更好地发挥利益整合和构建共识的重要功能,从而有利于竞争民主的形式与内 容的真实统一。

对于非竞争性民主而言,协商民主模式自然也不可能是民主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的基 本政治原则和政党制度的规定性都决定了协商民主与中国的政治民主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 民主。但是,就像对竞争民主的精细化作用一样,协商民主的理念对于中国的政党制度还是 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虽然“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使非竞 争性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和体制资源开始削弱”〔18〕,但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 导和以“三 个代表”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形成共识的过程并不成问题。 经常出现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党组织与党员的关系问题,执政党的稳固地位决定 了政党可以获得丰厚的执政资源,包括行政资源,普通党员在组织的作用容易被忽略,政党 的精英化趋势容易使普通党员边缘化,党内民主容易流于形式,从而影响党员对组织的忠诚 和认同;二是政党与民众的关系问题。稳固的执政地位容易使一些执政党的干部淡忘了权力 的来源、目的和边界,产生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官僚衙门作风,削弱了执政党的政党认同 ;三是稳固的执政地位容易使执政党的干部大权独揽、自以为是,忽视政策制定的民主化, 没有民主化自然没有科学化,不仅政策合法性受到影响,而且增大执政的成本,又影响了政 党的执政合法性巩固。汲取协商民主的理念,扩大政策制定过程的参与者范围,以平等自由 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意见,抱着对公共利益负责的态度理性审视各方的观点,有助于使党内 的不同意见、争论和利益诉求通过体面的、大家都乐于接受的渠道来解决,从而发挥每个执 政党成员的作用,实现“党内和谐”〔19〕,巩固执政党的组织基础;有助于增强政 治精英与民 主党派以及群众团体的关系,巩固执政党的群众基础;有助于提升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 度,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  对非竞争性政党制度而言,本身就具有协商民主的某些特点,比如中国现行的政党制 度中,采用了政党之间恳谈、会议、视察、调研等协商民主形式,突出强调了政党之间平等 合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协商民主理念,发挥了民主党派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 政的协商民主功能。但是从性质上讲,我国多党合作中的政治协商只是一种咨询性质的参与 而不是程序性参与,民主党派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力不足,政治协商过程中的信息和资 源不对称现象还比较突出。〔20〕虽然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方向不可能完全走向协商 民主模式, 但也应该从协商民主的有益内涵中汲取合理的成分,不断改进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 方式,扩大民主党派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力,从而不断 补充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这正是协商民主对中国政党制度的价值 和启示。

〔参考文献〕

〔1〕Jon Elster.Deliberative Democrac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

〔2〕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3).

〔3〕James Bohman, William Regh, Deliberative Democracy[M].The MIT press, Cam 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1997.

〔4〕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A].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 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C].王英津等译,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 006.

〔5〕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3).

〔6〕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刘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

〔7〕李君如.协商民主:重要的民主形式[N].文汇报,2006.7.27.

〔8〕王长江.政党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9〕萨托利.政党与政党制度[M].雷飞龙译.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0.

〔10〕王勇兵.西方政党变革与转型理论初探[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6).

〔11〕张献生,吴茜.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研究,2006,(4).

〔12〕王洪树.协商民主的缺陷和面临的践行困境[J].湖北社会科学,2007,(1).

〔13〕王庆兵.哈罗德•德姆塞.论政党与选民关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6) .

〔14〕陈崎.从西方国家政党功能的演变看“政党衰落”论[J].理论月刊,2005,(8).

〔15〕J. Russel Dalton, Citizen Political in Western Democracies, Chatham: C hatham House, 1988.书中列举了政党危机的四种表现:一是党员大量流失;二是政党与选 民联系松弛;三是政党影响公共政策的作用被边缘化;四是政党利益表达功能削弱.

〔16〕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06,(6).

〔17〕王庆兵.利益整合:政党制度的首要功能[J].天津社会科学,2007,(1).

〔18〕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J].学术月刊,2003,(4).

〔19〕张书林.党内协商民主与党内和谐的互动[J].唯实,2007,(2).

〔20〕胡月英.协商民主视野下的中国政党制度[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

网友们,协商民主与政党制度就到此为大家介绍完毕了,祝大家能够获得有用的知识。

相关推荐:

精选2016年民主制度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之民主精神下的政府治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