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文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

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论文

编辑:

2015-10-09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前三句描写画面景象,第一句是三个意象的叠加,“惠崇+烟雨+归雁”,后两句是第二种形式的变式:坐(动词)+我潇湘洞庭(意象),欲唤(动词)+扁舟(意象)+归去(动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更是这种语言特点的代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的叠加,为诗歌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塑造了如梦如幻的意境。这是诗歌景物描写时的语言特点之一。

2.语意的跳跃性。由于意象叠加,其间语意连接常被省略,这就出现了跳跃性,有时语意跳跃性很大,意象间跨度愈大,理解难度就愈大。例如2011年全国大纲卷: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其中“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两句,省略了如下内容:(诗人)伫(立于庭院,耳)听寒声,(抬眼望)云深(处却)无雁影(飞来)。又如上面的辽宁古诗歌第一句,三个意象间省略了如下内容:(北宋僧人画家)惠崇(所画的画景有)烟雨(和)归雁。而第二、三句与第一句之间的语意跳跃就非常大,大致应省略了如下内容:(诗人观赏优美画中美景,想象自己就置身于画面的景象中,仿佛就)坐在洞庭湖边上,(望着远处的)扁舟,欲唤来乘船归去。只有理解第一句与二、三句之间的这种跳跃,才能真正疏通理解上下诗歌句意,才能顺利解决试卷中的第一问。

3.语序的倒错。由于受诗歌格律、韵脚、对偶以及表意强调等多种原因影响,诗歌语序往往易出现倒装错位现象,和现代汉语的语序有很大差别。这就需要慧眼识序,调整语序后才会理解语意,贯通语意。例如四川卷: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这首诗第三、四两句的语序应调整为“客子诗卷里(度)光阴,(在)雨声中(闻)杏花消息。诗歌语言的这种特点,就要求我们理解诗歌语意时,不可拘泥于原诗歌语序,必要时须调整。高中教材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有这种典型的语序倒错现象。

4.表意的含蓄委婉。诗歌表意善于运用“言在此,意在彼”的表达技巧。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不明此道的人只观表层语意,难以发掘诗意之幽微。钱钟书曾就此总结说,那看不见的比那看得见的要丰富得多。例如全国大纲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两句,“寒声”不仅意为秋声清冷,更指诗人内心的凄凉。“无雁影”不仅仅指没有大雁的影子,更隐含着诗人盼家书(鸿雁传书)而不得的孤独愁苦之情,表达诗人对家乡深切思念之情。诗歌语言的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是我们鉴赏时应特别引起注意的,切莫“鼠目寸光”,浅尝辄止。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结构论文

浅谈曹操孙子注的成就论文

标签:汉语言文学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