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文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

浅析翻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

编辑:sx_songjm

2014-07-24

欢迎来到精品学习网站,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提供了浅析翻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

【论文关键词】社会需求;双语转换;培养目标;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从分析我国翻译事业的现状出发,提出了翻译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观点,认为翻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而传统外语专业教学模式不适合于翻译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的翻译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翻译院系和翻译研究机构在一些高校相继建立。2006年春,教育部批准在部分高校(复旦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试点设立本科翻译专业。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学科体系的健全与发展,不仅是翻译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经济、科学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1翻译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任何一个新专业的设置,都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凸显“应用”特色。也就是说,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正是秉承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翻译历来是国际交流与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种国际会议日益增多,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涌人,迫切需要将其转化为我们自己的语言去了解、吸收和掌握。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地不断掀起“中国热”,也迫切需要我们把自己的优秀文学和文化介绍到国外去。中国的翻译事业蓬勃发展,翻译的数量和品种极大丰富。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间题是,我们的翻译总体水平还不算高,称不上“翻译强国”;我们的翻译队伍浩浩荡荡,但高水平的翻译专门人才仍然比较匿乏。这一点可以从许多方面得到印证: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一些加了外语译文的广告、招牌,那些翻译文字存在着大量的错误,有些甚至读起来荒唐可笑;许多旅游景点的外语简介资料,让老外们看了会感到一头雾水;一些工程项目、引进设备或产品说明书翻译资料也错误百出。笔者曾帮某些企业公司审阅过此类翻译资料,发现有些译文质量特别差,有时一份英语译文竟然找不到一个完全正确的句子。由于从事翻译课教学的缘故,笔者喜欢浏览有关翻译的教科书和杂志,发现有些翻译文章不仅存在严重的理解错误,译文语言水平也不高。2004年,市面上有一本名为《高级口译现场实录》的口译教科书,全书仅90多页,错误竟多达100余处。2005年,某杂志刊载的一篇题为“当你二十来岁的时候”的译文,不仅对原文写作意图与体裁风格理解不准确,对词句和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理解也缺乏语篇分析的基础。翻译质量不高,高水平翻译人才匾乏,恰恰说明我们的翻译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其实,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国外高校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基本上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师资格、评价标准等方面,都以培养翻译实践能力为重点。世界上大约有270多所高校设有翻译教学与研究项目,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培养专门的口、笔译实践人员(如会议口译、法庭口译以及文学翻译、字幕翻译、医药科技翻译、机辅翻译等)和翻译理论研究人员,授予翻译硕士和翻译博士学位。我国香港地区翻译专业办学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分别侧重传媒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机辅翻译、文学翻译等方向。台湾地区翻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面向市场,课程设置强调口、笔译实践,并邀请部分职业译员和高级编审授课。国内几所主要外语院校(北外、上外、广外等)的“高翻学院”,也在翻译实践人才培养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

2翻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

翻译作为一种职业,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其专业化程度都很高,应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从业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中文基础和至少通晓一门外语,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学知识、翻译学知识、百科知识和翻译操作技能。翻译职业的特殊技能要求,是普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所无法完成的,有必要引人翻译专业培养模式。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而且也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涉及思维与语言、存在与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翻译从业人员的思维模式与普通外语人才有着明显的差异。普通外语人才只需用单一语言(即外语)进行听说和表达,基本上不涉及双语转换机制;翻译人员的思维则必须以双语交际能力为基础,需要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不管从事口译还是笔译工作,都必须既有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又有高超的翻译技能。只有熟练掌握中、外两种语言各自的语言规律以及相互间的对应关系,才能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写出自然贴切的译文。随着翻译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业者还应具备广博的百科知识,如信息、管理、医药、科技、法律、经贸、金融、传媒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笔译者,既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熟练的翻译技巧,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研究精神。同时,翻译从业者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特别是口译者,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要如实、准确、友好地转达被翻译者的意思。

翻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不仅要学习翻译理论与技巧,还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然而,目前我国翻译方向硕士生的培养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其培养目标为高校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培养模式偏重于学术性,对翻译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则不够重视。在人学考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都是按照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忽视翻译操作技能的培养,就会导致翻译实践能力偏低,不利于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的培养。某大学一位教师告诉笔者,他们学校有资料翻译任务,想请新近聘用的一位翻译方向硕士毕业生承担一部分,没想到这位毕业生竟然拒绝参与,说自己是搞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擅长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研究对翻译学科建设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但仅仅懂得理论而不会实践,这样的毕业生就无法满足社会对翻译实践人才的需求。

由于我校去年新上了翻译方向硕士点,我曾利用参加国内翻译学术会议的机会,向一些知名外语院校的教师询问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是否应开设翻译实践课,得到的回答大多是否定的。我问他们,学生的操作能力差该怎么办?他们告诉我,用翻译项目来弥补。翻译项目实践诚然是必要的,但翻译项目并非人人都能得到,并非总是能够得到,没有项目时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必须为翻译方向硕士生开设一定数量的翻译实践课,以确保他们有足够多的实践机会。就我所知,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2001年,我在北外英语学院作访问学者,跟翻译方向硕士生听课。他们有一门“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以英汉翻译为主,由申雨平老师任课),还有一门“翻译实践”课(以汉英翻译为主,由庄绎传老师任课)。当然,北外的翻译方向硕士生也参与一些翻译项目,比如在我访学期间,他们正跟曾诚老师一起翻译一本英文词典,还承担了中央电视台某些节目的翻译工作。

3传统外语专业教学模式不适合于翻译人才的培养

人们往往把外语专业等同于翻译专业,认为凡是学外语的人都会搞翻译,忽视了翻译人才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学习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确有一部分人通过自身的进修和努力能够胜任翻译工作,但并非每一个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当翻译。因为这两个专业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根本的差异。

从教学目标来说,传统外语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中,“译”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外语词汇和语法,或检查学生的外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翻译专业教学则从职业需求出发,把翻译操作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突出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上的口、笔译技能训练,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标签:汉语言文学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