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党建行政论文

2016硕士党建行政论文

编辑:

2016-02-24

(一)摸清审计对象,明确“全覆盖”范围。要实现审计“全覆盖”就必须要知道覆盖对象有哪些,包括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否则“全覆盖”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对所有审计对象进行了调查摸排。经调查,全县县直部门、直属单位、乡镇及国有企业85家,考虑资金规模性质、审批权力大小、下属单位多寡等因素,将所有审计对象分为A、B、C三类,A类为重点单位,有15家,每年必审;B类为一般单位,有40家,每2—3年审一次;C类为其他单位,有30家,每5年审一次。按照上述审计频率,5年共应审项目180个左右,每年应安排项目36个左右。局内设6科科室,每科每年审计及6-7个项目,虽任务有点重,但经审计人员努力,也还能够按时保质完成审计任务。通过摸清对象,分类管理,突出重点,确保5年实现审计“全覆盖”。

(二)科学编制计划,统筹实现“全覆盖”。摸清对象,分类管理,只是为实现审计“全覆盖”指明了方向,具体落到实处,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避免重复审计,尽量节约审计资源。为此,在计划安排上我们坚持做到四点:一是项目安排尽量不重复。对上级审计机关安排项目涉及的单位和资金不再安排。与组织部门沟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与财政财务收支项目不重复。二是做好项目之间衔接配合。对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涉及到工程项目,只对决策过程和建设程序执行进行审计,工程造价由政府投资审计负责,不再进行审计;对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涉及的单位,不再安排其他项目。三是尽量多安排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灵活性大,针对性强,涉及单位多,覆盖面广,容易发现项目及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机制体制问题,审计成效较为显著。在2015年的审计计划安排中,我们事先与组织部门沟通,对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部门,就不再安排其他项目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已经安排的审计的,我们也不再安排审计。全年共安排36个审计项目,覆盖了所有15个重点单位,其中: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安排3个,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安排5个,经济责任审计安排3个,专项审计安排4个,并安排了部分一般单位和少数其他单位。

(三)加强审计管理,注重“全覆盖”质效。审计“全覆盖”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审计项目的质量上。为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我们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出台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审理办法、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办法,对调查了解、现场管理、复核审理、业务会召开、质量责任认定与追究都作出明确具体规定,保证审计项目质量过得硬。近三年来,我局有4个项目在省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中获奖,6个项目在市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中获奖,获奖情况全市领先。共查出违规金额4000余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8亿多元,移送案件线索30条,有35人次受到党政纪处分,审计成效较以往有大幅度提升。另外为提升审计效率,我们制定出台审计项目进度管理办法,将项目分为重点、一般和其他,不同项目规定不同的审计完成时间,因发现重大问题可以申请延时,不能按时完成的要说明原因并予以一定的处罚,确保计划按时完成,保证“全覆盖”顺利推进。

(四)强化审计整改,确保“全覆盖”效果。审计最终目的是通过揭示和查处问题,促进制度完善,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只有加强审计整改,才能确保审计“全覆盖”的效果。在审计整改上,我们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以县政府名义出台办法,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整改第一责任人,要求各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坚决予以追责。局内部制定审计整改督查办法,明确业务科室与法制科在审计整改中的职责,对问题整改进行台账管理,实行“对账销号”,对拒不整改的单位,经局长办公会研究提交相关部门督促整改。二是狠抓工作落实。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文书下达3个月内要整改到位,并报审计整改情况报告。业务科室在整改期限内,到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情况检查不少于2次,检查情况要形成材料,作为工作考核依据。法制科对审计整改情况,确保整改真实到位。

(五)整合审计资源,合力保障“全覆盖”。仅靠审计机关力量实现“全覆盖”难度较大,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汇集所有审计力量保障“全覆盖”。一是利用内部审计增加覆盖面。我们于2012年成立内审协会,出台制度规范审计行为;组织内审人员参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开展业务指导,提升业务能力。2013年和2014年,内审协会共组织4次共30名内审人员参加省市内审协会组织的各类培训;对公安、教育两家单位进行内审工作指导。其次划分职责范围。对下属单位较多的部门,我们在审计时只对下属单位进行抽审,下属单位的全面审计主要由内审负责。我们对内审工作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对符合国家审计准则要求的审计结果予以采用。2014年我们在对教育部门进行财政收支情况审计时,就直接采用了内审机构对部分学校的审计结果。二是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开展监督。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开展政府投资工程审计。因近几年政府投资工程规模较大,我局审计力量根本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政府投资工程审计主要依靠社会审计力量开展,我们主要做好管理和审核把关,取得良好效果。每年审计投资额都在8亿元左右,审减金额超1亿元。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开展其他审计,2014年,我们聘请社会审计力量参加国有公司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有效缓解我局人手紧张问题。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全覆盖”能力。实现审计“全覆盖”关键在人,近年来,我们始终队伍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一是增加人员编制。县级审计机关行政编制通常只有不到二十人,除去领导班子、办公室人员,业务人员只有十来个,远不能满足审计工作需要,且不能通过增加编制来解决人员缺乏问题。为此,我们通过向政府汇报争取,增加事业编制来解决人手问题,近两年来,共增加事业编制6人,有效解决人员力量不足问题。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我们通过外出培训,开展“职工讲坛”,实施“青蓝工程”,对职工开展培训,努力提升人员业务素质。通过培训,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提升,特别年轻的审计人员进步较快,有二人担任主审的项目在省市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中获奖。三是鼓励人员自学。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审计人员参加职称考试和学历教育,目前,我局有两人研究生在读,有1人获高级职称,12人获中级职称,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三、实现审计全覆盖存在问题

(一)审计人员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审计“全覆盖”要求。目前县级审计机关还普遍存在人员力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现象。以我局为例,虽然近年来增加了一些审计人员,力量不足情况得到缓解,但与所承担的审计“全覆盖”任务相比还远远不够,审计人员超负荷工作成为常态。人员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人员老化和知识结构单一,我局目前审计业务人员中50岁以上的有7名,占审计业务人员38%;人员绝大部分为会计、审计专业,不能满足当前审计需求多元化的需要。

(二)临时交办事项较多,影响审计计划执行,加大审计“全覆盖”难度。县级作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的基层政府,面临矛盾和问题较多,因而县级审计机关承担的领导交办事项也较多,以2014年为例,我局共完成领导交办事项30项,比正常的审计项目花费的精力还多,导致审计计划不能按时完成。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硕士党建行政论文。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社会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