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党建行政论文

浅谈文化建设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论文

编辑:sx_yangk

2014-11-28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探讨了农村孝文化和老年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现状及其问题,以下就是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浅谈文化建设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

据统计,截至2006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04亿,其中70%居住在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养老事业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其发展的紧迫性也显而易见。  要动员各级政府关注基层文化建设,弘扬孝义文化,重视老年精神文化,使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推动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

农村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会反作用于农村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农村养老事业中,文化因素不可忽视,特别是孝义文化和老年精神文化体系的建设,更是对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有重大作用。

一、农村养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养老可以大致分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形式。目前主要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这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养老方式,它的特点就是以血缘和亲情作为根基,以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为约束。

农村养老中的另一种方式是社会养老,从总体上来看是家庭养老的辅助手段。它是指依靠社会力量及社会化的制度来进行养老。主要包括农村“五保户”制度、最低生活补助制度、农村养老院养老、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等。社会养老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制度性强,社会力量参与广泛,比家庭养老更有保障。

但是,就目前而言,这两种养老模式都存在很多不足。在家庭养老方面,首先是城市化对于农村社会的巨大冲击。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对老年人的责任,只能实现单纯的物质照顾,而情感支持不足。其次,家庭功能因其规模的缩小而弱化。随着人们生育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家庭逐渐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成员的减少使家庭无法分担更多的养老功能。再者,传统孝文化正不断遭受各种新思想的冲击。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伴而来的各种效益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流入农村社会,使其义务意识不断淡化。在社会养老方面,受农村传统孝义观念的影响,子女一般不愿意让父母入住养老院,因此各种农村养老院的入住率很低。甚至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基层政府根本无力修建敬老院,社会养老无从做起。另外,各种形式的养老基金和养老储蓄金,在农村的推行非常有限,“养儿防老”观念盛行的农村,没有积累养老基金的习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