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游民阿Q的发迹变泰史

2013-01-18

游民多想通过社会动荡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最高理想无外乎“威福、子女、玉帛”。这绝不是真正的社会变革,也绝产生不了真正的革命成果。鲁迅先生在《圣武》(《鲁迅全集》,第一卷,355)中指出这种变革的实质:“只是纯粹兽性方面的欲望的满足——威福、子女、玉帛,罢了。然而在一切大小丈夫,却要算最高理想了。我怕现在的人,还被这理想支配着。”[5]在《正传》中,阿Q在土谷祠中的革命幻想就是为了这些:威福——未庄一伙鸟男女跪下求饶,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还有小D、王胡都该死;子女---来来回回把未庄出名的女子都想了个遍,还包括了邹七嫂年幼的女儿;玉帛——元宝、洋钱、洋纱衫,甚至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通通拿来。这样的革命理想,胜利了的阿Q皇帝会是什么样就可想而知了。

鲁迅先生在《忽然想到(四)》(《鲁迅全集》,第三卷,17)中说道:“中国二十四史不过是‘相斫史’,是‘独夫的家谱’。”[6]即无论谁获胜,天下也不会是普通民众的,而是获胜者的,刘邦得了天下,天下就是姓刘的,朱元璋得了天下,天下就是姓朱的。在未庄,赵太爷作威作福,未庄就是姓赵的天下了,要不阿Q怎么也争着抢着要姓赵,当阿Q受到王胡的奚落时,在他脑子中第一个闪过的念头就是“难道真如世上所说,皇帝已经停了考,不要秀才和举人了,因此赵家减了威风,因此他们也便小觑了他么?”完全以赵家人的心态在想问题了。在《正传》中,阿Q只是有了一个关于革命的幻想。《后传》中,作者让阿Q奇迹般的死里逃生了,并一步步的为实现土谷祠的畅想而努力着,最终革命理想得以实现,最终成为一方霸主,Q当家,Q皇帝。这部“独夫的家谱”,从此就改姓Q了,阿Q衣锦还乡回到未庄时,大势已去的赵太爷就一脸奴相的先声夺人,连称阿Q是自己的本家,而且比赵太爷还长两辈儿呢。鲁迅先生早已深刻的洞悉了国民性中的这一劣根,“做主子时以一切别人为奴才,则有了主子,一定以奴才自命: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动摇的”(《谚语》)。得势阿Q还下令属下为自己歌功颂德。历代皇帝都善于运用史书将自己一生加以美化传颂,富贵了的阿Q也是如此,又早有一批羊相的奴才在身边,为他涂这改那的,而阿Q 所经所到之处皆身价倍增,受万民景仰了。比赵太爷更胜一筹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那些头领们动辄杀戮,比原来的主子更坏。”   鲁迅先生对历来被人称颂的刘邦、项羽式的起义造反都有贬词,在《小杂感》(《鲁迅全集》,第三卷,532),对类似这种“革命”发出了这样的愤慨:“革命,反革命,不革命,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当作革命的而被杀于反革命的……。”[7]

三、发迹变泰史:阿Q精神的繁衍与扩大化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序》中:“写阿Q,要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中:“使作品的力量较能集中发挥的更强烈,我的方法是在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倒像是在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发出反省的道路。”这就是说,阿Q并非具体的个人,而是一个泛指的概念,一个国人灵魂的幻化,谁都可以对号入座,谁又都很难对号入座。

在阿Q身上最突出的就是他的奴才相(包括主子相)。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土壤培养出来的中国人,不论身份高低,都是二者兼具的,只不过这是机动的,随时可以变更的。在《正传》中,阿Q是奴性十足,而主性不足的,可在《后传》中,发达了的阿Q却要时时表露主子的嘴脸了,对下属,对陌生人,而一旦生命受到了威胁,遇到了更加强悍的对手时,又立刻换了一副奴才相了,卑躬屈膝的求饶,打肿脸陪着笑了。

精神胜利法的繁衍。《正传》中,阿Q身份卑贱,却要时时争取精神上的胜利,被人打了,就自称是儿子打了老子,声称自己“先前阔”,就连上刑场画的圆圈不圆,也要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而在《后传》中,这种精神上无休止的胜利却因阿Q的发迹而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物质上的胜利,不但有一帮趋炎附势的奴才为阿Q撰写“先前阔”的历史,就是阿Q的子子孙孙们都毫无疑问的阔了起来。阔了的阿Q,只有他打别人的份,哪还轮的上“儿子打老子”了。不仅如此,阿Q还时时要从侮辱下属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胜利,而被侮辱的人还会以此为荣,继承了阿Q先前的精神胜利,同时又将这种种的屈辱转嫁给比他们更卑微的人身上,一层压一层,一层胜利压一层胜利,胜利加胜利,所以阿Q的王国里永远没有失败。有的只是自欺欺人的胜利。

阿Q精神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巨大的,而培养出这种精神的中国文化更是无比能动的。我们永不必哀悼阿Q的死去,因为有无数的国民受到了阿Q精神的浸染,不自觉中也成为了Q家族的一员,Q子孙。从《阿Q正传》到《阿Q新传》,从一部中篇到一部长篇,是一个游民阿Q的发迹变泰史,也是我们国民灵魂的写照和深入的剖析,在我们民族的灵魂某处阿Q远没有逝去。有人曾说鲁迅作品已经过时了,可是当我们将这种自省和自审的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时,会发现国民性改造的问题依然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1]参见,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2、[2][3][4][5][6][7]参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另参见,林礼明,《阿Q新传》,海风出版社,1999年版。

精品学习网 语言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