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人文社科 > 语言 > 汉语

汉语论文3500字:少数民族

编辑:

2016-01-27

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常犯错误的原因

第一,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的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身心成长的摇篮和第一所学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是教育孩子时间最长的教师。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就耳濡目染的受着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父母的个性、观念、理想、职业、教育方式与方法等有意无意的影响,而渐渐形成了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经济观点、道德律法观念、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日常生活习惯等等。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第二,少数民族母语和汉语及其普通话之间的转换,以及双语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障碍的原因。在学习汉语文及其普通话,学习以汉语文为主要载体与媒体的各种文化知识时,少数民族学生的习惯性思维过程,往往是先将以汉语为主要载体与媒体的各种文化知识心译为母语或者本地区汉语的方言土语加以理解,再用带着母语或本地区汉语的方言土语固有的律性和模式将这些知识重新排列与组合,最后将母语或本地区汉语的方言土语心译为汉语文及其普通话。但是在母语和第二语言——汉语文及其普通话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当两种语言之间产生不和谐,不对应,无法直译时,就可能会产生转换的错误了。例如汉语中“你吃饭了吗”,云南彝语往往说成“饭你吃了吗(倒装句)”,汉语中“你爱我吗”,云南彝语则说成“你我爱吗”;又例如“挑水”一词,在云南阿细支系彝语中读为“yawEi”,直译即为“水挑”;若依汉语“挑水”的语序直译为“weiya”,在阿细支系彝语中就成了“猪食水”了。总之,许多句子在少数民族中学生的母语中还是合乎规范的,但是到了汉语尤其是普通话中,尤其在书面语言上就要出现错误了。

第三,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素质(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原因。少数民族学生大多由于年龄较小,意志薄弱,伦理、道德、法律等的认识也很模糊,是非辨别能力较差,缺乏足够的自制力,易受情感迁移的影响,易为某种诱因直接引诱,学习动机不稳定,学习兴趣不持久,无自信心,而产生不正确的思想、欲望与行为,甚至使他们的思想、欲望与行为偏离正确的方向与轨道,久而久之形成了依赖性、惰性较大的特点。

第四,少数民族学生对学汉语的兴趣不够,这就是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学汉语时常犯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对找少数民族常犯错误的原因者来说搞清这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这些方面,各样的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呢?接下来我们谈谈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提出来的相应的对策。

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1.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尊重,赞许和鼓励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要注意自己课堂汉语的使用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力,对于学生的回答肯定时适当加以赞扬和鼓励,比如说:“好的,非常好!”

2.培养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老师的品德和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好一门学科,这就是一种感情迁移的现象。因此通过师生情感达成师生之间的双方理解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课堂里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教师要努力记住学生的名字。

3.联系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只有学生能用汉语讨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时,他们才能感觉到汉语的有用性,于是,作为老师就应该尽量让汉语走进他们的生活。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由浅入深的真实情景,如买东西、问路、打电话、看病、应聘、采访、评论等,借这些情景引导学生使用汉语。这样让学生把所学语言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不仅巩固了教学内容,而且还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汉语论文3500字。更多详情请点击汉语

标签:汉语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