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人文社科 > 文学

简论对外汉语中的汉字识字教学

编辑:

2015-10-21

从我们本土小学基础教育的效果来看,可以说达到将近百分之百的成功。若从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汉字教学效果来看成功率也是非常高的。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大部分来自韩国和日本,因此,问题好像也不太大。海外其他地方的汉语教学就不容乐观了,即便是华裔,也是功效甚微。对此,最通常的解释是:学生自己不够努力,学习方法不对。我们通常要求学生能适应我们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要做大量的作业,通过大量地抄写生字去掌握汉字,否则就不是我们教材、教师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的普遍观念:学生学得不好是学生本身的问题。

2、有问题,要改革

(1)汉字的构成规律是指:汉字是有系统的而不是零乱的,它是以象形字为纲而有序排列的。这一点在文字学的学术界早已有了定论。早在两千年前《说文解字》就已经把汉字系统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大多数的教师包括教材编写者对这点并没有完全掌握,教材的编写也是以语言的功能性为纲要,而并不考虑汉字的系统性,即先后所学的汉字之间缺乏系统性。因为汉语和汉字各有各的规律,它们并不同步。目前许多汉字识字教学不符合汉字的构成规律。

(2)汉字被使用的规律是指:汉字的使用频率各不相同,数理统计对此也有了明确答案,虽然统计材料各有参差,但结果也相差不大。即各种常用字表:1000最常用字、2500常用字、3000常用字、3500常用字、4000常用字等等。大多数教师对此有所认识,但教材的编写大多是以2500常用字作为一个整体来作依据的,并不是完全按照汉字的频序来编写。学生每次所学的生字很有限,以2500常用字来计算,如果每次能学25个生字,也要学100次,而每次要学的生字并不是按照它们的频序来排列的。所以,汉字识字教学充其量也只是部分符合汉字被使用的规律。

(3)汉字被学习的规律是指:一,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二,先语后文。这两点似乎颇有争议。简单和复杂的概念比较明确,指独体字和合体字,但易和难的标准有时很难确定。上海地区小学识字教学近几年的教改已经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从真正掌握一个汉字的角度讲,独体字要比合体字容易。因此,汉字被学习的第一条规律应该是:先象形字后会意字、形声字,先独体字后合体字。根据目前的教材,基本上都是随课文识字,而课文又是按语言功能排列的。比如:“爸”先于“父”和“巴”的学习,“校”先于“木”和“交”的学习。因此,目前的汉字识字教学不符合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对外汉语中的汉字识字教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论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 

浅析性别在语言文字差异论文 

标签:文学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