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解析语文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3-01-14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解析语文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论文摘要:“发明千千,起点是一问”,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都是从问题开始。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以下四个方面发表见解:1、优化学习氛围,提供质疑空间2、创设课文情境,培养探究能力。3教会提问技巧,培养问题意识。

论文关键词:质疑;提出问题;问题意识 探究能力

新的教育理念提醒教育者,不要压制孩子们的天性,不要把他们培养成一只只逆来顺受的“小绵羊”,使他们面对教师的教育,只听不思、只做不问,没有问题、没有主见,永远只会跟在别人后面行事,人云亦云。试想,这样的孩子会有创新意识会有创新行为吗?我们的民族还会是一个有创新的民族吗?而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给学生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一、优化学习氛围,提供质疑空间

课堂是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在这主阵地里,教师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善于提出问题。为刨设出优良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师道尊严”,以真诚的态度,平等的姿势采用表扬、赞美等激励性评语,挖掘其可贵之处,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或尼斯商人》的教学中,我也以普通平等的一员参与学生审判的表演活动,老师的参与大大缓解了学生活动的紧张感,学生在活动中更能大胆地实践和训练。这样,营造出一个自然、轻松、愉悦、和谐的语文学习心理环境,建立了一个学生敢说、乐说、善说的语文学习平台,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逐渐创设出一个学生敢于提问的空间来。

当学生被《背影》中的浓浓亲情感动时,一个平时内向的女同学提出质疑“假如我是朱自清,看到父亲这样艰难地爬月台为我买橘子,我绝不会只在车上流泪我一定要亲自去买橘子。”这话激起了层层波澜,同学们在下面低声议论,我没有制止反而面带微笑鼓励他们继续讨论。这时一位爱发表自己见解的男同学反驳说:“要是朱自清自己去买橘子的话,那我们还能读到《背影》这样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作品吗?”“我宁愿没有《背影》,也不能只在车上流泪。”这位女同学很激动两人各抒己见,教室里顿时乱起来。此时看似局外人的我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创设一个优良的质疑空间,出面统计同意与不同意父亲去买橘子的人数,并布置晚上回去查找资料,明天举行辩论会~一朱自清该不该自己去买橘子。要用道理和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

这样,给学生提供了质疑空间,尽可能满足学生提问要求。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管是刁钻古怪的还是简单幼稚的,是离题万里还是切合文章,都不回避、不指责,而是给予肯定、鼓励和支持。鼓励其提问的勇气和胆量,表扬他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能产生疑问。于是在良好的质疑空间有一种浓厚的质疑兴趣,每个学生都乐于畅所欲言,同学之间思想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对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入、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