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思考

2013-01-14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利用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思政课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要求。但目前利用实践教学资源还存在不足,应对存在的问题做详尽的分析,并就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开发、整合、利用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探索,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职大学生队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他们思想素质的高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来说文化理论课成绩较差,他们对思政课热情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思政理论课是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而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把课程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并把其内化为学生个人思想素质并转化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利用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须不断对思政课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充分开发、整合利用实践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成效。

一、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客观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一是职业性,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二是应用性,高职院校根据市场岗位实际需求,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各种合格的生产、管理、建设及服务等职业人才;三是地域性,高职院校的根本职能是要为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把学生培养成其职业岗位的社会人,而实践教学则必然成为高职院校培养真正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开发利用实践教学资源,走实践教学之路,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思政教学的客观要求。

2、是适应高职思政课的特点的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相比其他学科,高职思政课与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联系密切,它既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又强调能力培养,具有开放性、时代性等特点。思政课的这些特点要求思政课教学必须要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充分开发、整合、利用实践资源,把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开放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实践中进行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观,并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

3、是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因材施教”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