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农学论文 > 植物保护论文

关于公园中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编辑:

2014-03-25

在人工湿地植物的应用搭配中,应尽可能多选择生长周期长,生长速度较慢的植物种类,这样营造的植物群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方便维护管理。

2.2.4 配置讲究生态、景观并重

应用于人工湿地中的植物即要有景观价值,又要有生态意义(抗污染、净化水体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园林景观类型多样性,丰富园林空间[2]。兼具景观与生态功能的湿地植物材料,在园林水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结合周边景观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合理布置各类湿地植物,形成美观且具有生态价值的景观很重要,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立面设计

在进行植物景观配置时,除了应遵循图案美观、线形流畅外,还要考虑立面上的景观与生态合理配置[3]。如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配置在同一水域的同一个水区中,不仅物种多样性可增强水生植物的群落稳定性,维护更为长久丰富的水生植物景观,同时对水体防止富营养化或重金属污染可起到更大作用,实现水生植物在生态水景中的重要意义。

(2) 巧用色彩

人工湿地中的景观可以通过植物色彩的组合,表达或热烈、或宁静、或开朗、或内敛的情绪。在进行湿地植物配置时应考虑不同植物叶色及花色的组合效果。

(3) 质感搭配

植物材料的质感是指植物表现出来的质地,比如软硬、轻重、粗细、冷暖等特性。植物的质感有精细、中等、粗糙三类[4]。不同的植物外观表现出不同的质感,使人们产生丰富的心理感受。精细型质感的植物表现出柔软、纤细、婀娜多姿;粗糙型质感植物则表现出强壮、刚健,往往成为视觉的焦点;中等质感的植物则作为以上两种类型的过渡,将整个湿地植物景观统一成一个整体。

(4) 注意冬季景观营造

因冬季枯草期的出现,湿地植物冬季至初春景观普遍比较单调,应充分利用习性不同的湿地植物群落间的相互作用及人工干预,解决冬季人工湿地景观绿化问题。浙江地区,湿地植物绝大多数为落叶性状,只有少数表现出常绿特性,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必须补充与改善现有湿地植物种类,营造较好的人工湿地冬季生态景观。

2.2.5 选用合适的生态配置模式

园林中的人工湿地常以不同形式存在,常常有其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在进行植物选用时,应充分尊重场地现状进行合理设计配植。

(1) 宽阔水域的湿地植物应用

该种配置模式以营造湿地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主要考虑远观,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湿地植物应用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觉感受。

(2) 小面积水域的湿地植物应用

小水域主要考虑近观,其配置手法往往比较细腻,更注重植物景观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更高的要求。该种类型的人工湿地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故植物应用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水面上的浮水植物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否则易产生水体面积缩小的不良视觉效果。

(3) 河流式人工湿地植物应用

对于河流式人工湿地,可在岸边布置一些挺水、浮水植物,如再力花、水葱、睡莲等,来柔化河道边缘生硬的驳岸。两岸的湿地植物景观营造要求所用的植物材料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彰显出节奏与韵律。

以上是公园中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相关推荐:

关于充分利用水资源育林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