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农学论文 > 其它农学论文

我国农业科学体系及其发展

编辑:sx_chengl

2016-07-20

这里是一篇农业科学体系及其发展,农业基拙学科的弱化由于农业科学本身属于应用科学范畴,农业科学研究一般都具有定向的、有目的的特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业科学体系的现状与发展特点学科是按研究对象、内容性质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划出的基本单元。农业科学体系是由各门农业分支学科组成的多层次、多元的复杂网络结构,每门学科都是这种网络结构中的部分“组织”或“细胞”。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学科的外部交叉和内部渗透,以及分类原则的深化,农业科学体系的学科结构也不断发展变化,从我国农业学术团体、高等农业院校以及农业科研单位三个系统的学科(专业)和设置机构的发展来加以比较分析,我国农业科学体系大致有以下几个发展特点:

(一)学科分化的加速化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学科的高度分化,我国农业科学的发展亦不例外。这可以从农业高一级学科和中低级学科两方面反映出来。

1.高一级学科的分化从对学科发展反应敏感的农业学术团体来看,其划分的分科学会逐渐增多。解放前的中华农学会是全国农林牧渔业综合性的农业科学学术团体,1928年只有12个研究学组,1936年开始发展到17个学科。建国初期,鉴于50年代农业科学学术团体还不键全,在林学和水产分科学会分化出去以后,中国农学会只有6一7个专科学会。但到80年代,中国农学会系统下属的分科学会、研究会、协会等日益增多,1983年有24个,1988年已增至33个(其中有9个学会已归中国科协直接领导;有两个非学科专业的学会不包括在内)。与此同时,在学科分化基础上,综合性学科的学术团体也逐步产生,如农业环境保护协会、农业现代化研究会、农业信息学会和农业区划分科学会等也相继成立。

近年来,在农业科学体系中高一级学科的划分中,也出现一些不同方案。例如,由1987年农牧渔业部批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B010OI一86《农业科研课题档案分类标准》,其中划分出的高一级的学科专业有20个(林学、水产未包括在内);最近农业出版社即将编篡的《农业大词典》中,也列出农业方面的大学科共22个(包括林学)。总的来说,从大农业角度看,农业科学体系在我国近60年来的不断中国农学通报5/了98夕分化过程中,高一级的学科数量,已从几个、十几个发展到现在的二三十个。

2.中低级学科的分化丫在我国农业科学体系发展中,中低层次学科的分化速度比高层次的分化要快一些。一般来说,高等农业院校对学科专业设置比较慎重,并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其所分化出的学科种类,基本上可以代表农业科学体系中二、三、四级学科。例如,根据我们对农业部教育司1982~1987年有关农牧渔业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按6大行业(农学类、畜牧兽医类、农业工程类、农垦类、水产类和林学类)划分的学科专业(不包括政治和文史哲专业),6年中学科专业的种类,从1982年的118种发展到1987年的155种,增加了31%,平均每年新增加6.1种;从1982年59所院校设置的专业总数486个,发展到1987年67个院校的777个,净增60%,平均每年增设48.5个。

农业学术团体的各种学会、分科学会、研究会或协会,其下所设的二、三级学科(组)数量也在增加,1983年统计约为85个,到1988年,其中仅不完全统计,按12个团体(占1/3)下设的分科学组就约100个,全部总计至少可达巧O个以上的分支学科,学会下属分科数量超过10个以上的有农业经济学会和农业工程学会;5一10个的有植物保护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农业气象研究会、沼气协会、种子协会等等。

在农业科研系统中,研究所下设的研究室、系基本上是按学科设置的,一般也可代表二、三、四级学科。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1987年的统计,全院现有234个分化较细的学科(其中可能有某些重复或不成熟的),如果加上中央级的林业、水产、农业工程和热带作物等直属科研机构,估计至少在300~400个学科。农业科研单位比农业高等院校或农学会系统的中低层次学科(巧0多个)要多1倍以上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科研活动中着重于创新,力图开拓新学科,对学科的相对稳定性不太苛求,因而重复或不够成熟的学科必然要占一定比重。

(二)学科综合的滞缓化尽管我国农业科学体系中学科分化至今仍在不断发展,但学科的综合速度仍然很缓慢,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交叉的宏观综合学科,数量依然不多。据我们初步统计,全国农牧渔业高等农业院校的农业社会学科和综合学科种类,总计也只占学科种类总数的17%(其中综合学科仅4~5%);以农牧业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按研究室、系统计,属于宏观综合性学科,也只占全院学科的10.7%。国外早已建立有关农业法学、农业新闻学、农业推广学、农业市场学、农业广告、农业交流以及国际农业开发等软科学,我国至今仍然薄弱,有的甚至是空白,说明我国农业科学长期偏重传统的硬科学研究、或多偏重种植业研究的局面,还未完全改变,因而我国农业科学体系中综合化、整体化趋势仅处在起步阶段。

(三)学科交叉渗透的普遍化农业科学的分支学科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一是现代科学普遍向农业科学渗透,如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科学、医学、经济科学、人文科学、信息科学等都不断进人农业领域,形成了农业科学中各种边缘分支学科;二是农业科学体系内部,各门学科也往往从学科间的交叉点、结合部上去寻找发展前沿和新生长点,以求不断创新和发展新学科。

农业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正反映出学科的交叉渗透。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在1985年以后已新增设了一些专业学科:农学方面有观赏园艺、园林绿化、农业应用物理、生物工程、农业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生物能源等;畜牧兽医方面有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实验动物学、兽医生物制品等;食品科学方面有食品工艺、食品工程、食品分析与卫生检验等;农业工程技术方面有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丝绸工程、电力系统与自动化、电子计算机农业应用等;农业社会科学方面有农村社会学、农业教育学、农业干部管理、管理工程、乡镇企业管理、农村金融学和农业信息等;水产院校还增设了淡水渔业、航海和海洋资源。此外,还新设了农业系统工程专业。再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按研究室(系)统计,1987年属于新兴学科的已占全院研究室(系)的14.5%,从事研究的科技人员已从1983年不足全院的10%上升到巧.6%。新兴学科中主要包括农牧产品贮藏加工、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群。

(四)学科界限的模糊化农业科学体系内部或与外部的交叉渗透,使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突破了过去那种“井水”不犯“河水”的专业偏见,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汇融合局面。例如,在农业区划学与农业地理学之间,水土保持学与土壤保护之间,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工程之间,土壤植物营养与施肥同土壤农业化学之间,农业物料加工工程与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之间等,尽管各有其不同内涵,但因交叉部分较多,很难确定应归属于哪一学科类,甚至有的还可能出现“同科异名”或“同名异科”的现象。尤其是农业科学体系中围绕农业生物的营养和食物链开展的学科研究,往往涉及水土、营养生理及病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更难分清应属于哪一门学科,由此也说明农业科学体系的学科分类具有很大难度及复杂性。

农业科学体系内部或与外部的交叉渗透,也造成学科与专业,学科与课程、课题棍同起来的现象。一般来讲,“学科”是按照科学的分工和理论知识的性质划分的门类,卜举求比较严格,能够带“学·字的成熟学科,冷般需要具备六条标准,即①研究对象的明确性;②研究任务的特定性;③理论基础的坚实性;④研究方法的科学性;⑤结构体系的严密性和逻辑性;⑧学科的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而“专业”的概念较广,不仅是科学知识的分类,同时也包括生产部门或行业的分工,也可能是生产过程或知识应用过程的分工。学科的产生是经过长期科学思维和实践检验的结果,规律性的知识比较深化;而专业则只反映知识的一般分类。由于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即一门学科的产生,往往需要多种专业知识的积累;一种专业有时也可能需要多种学科知识充实,因而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某些还未达到一定科学水平的专业往往与学科同时并存而很难分清。一般来说,农业科学体系中的传统学科,目前成为“学”的较多,但综合性强和新兴的研究领域,要成为学科则往往还需要一段过程。例如系统工程学已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横断科学,而研究农业系统10大产业(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的合理组织、最佳运用的农业系统工程,在我国尚处于实践和摸索阶段,虽然暂时还没有完全形成比较成熟的“农业系统工程学”。但从其发展看,成为农业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却是必然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科学体系的学科划分,既要考虑学科的成熟性,也要从时间发展角度考虑科学的预测性.在科学研究不断深化进程中,某些新兴专业发展成为“学科”是完全有可能的。

(五)农业基拙学科的弱化由于农业科学本身属于应用科学范畴,农业科学研究一般都具有定向的、有目的的特点,因而学科的分化和发展中,其绝大部分都属于农业应用(技术)学科,但也有部分侧重于为发展农业技术提供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验方法的学科,统称为农业基础学科。其中如农业生物学、农业昆虫学、农业微生物学、动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学、动物营养学、动植物遗传学、农业生物物理学、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农业地中国农学通报夕理学、草原学、实验动物学等等,尽管这些学科既有理论又有部分技术,但总的说仍多偏重于基础理论。

这篇关于农业科学体系及其发展的文章,希望给正在阅读本文的你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浅谈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蓬勃发展  

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形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