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农学论文 > 其它农学论文

农学论文6000字:科技期刊

编辑:

2016-03-07

2010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战略目标是以数字化推动出版传播技术升级换代,形成一批内容资源充沛、营销模式成熟、市场竞争力强的数字出版龙头企业,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出版传播体系和要素完整、结构合理、水平先进、效益良好、多方共赢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格局。显然,期刊数字化的重点首先是出版传播方式的提升,因为数字化改变的不是出版内容和阅读本身而是出版形式和阅读方式,其本质是内容的数字化和数字化内容的整合,其实现途径是内容提供商与技术服务商在资本层面、业务层面、市场层面的融合。但以“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为特征的期刊数字化彻底变革了整个产业的产品形态、组织结构、盈利模式乃至运营方式,客观上要求作为内容提供者的期刊必须整合、再造整个编辑业务流程、编排格式体例等以与之相适应。因此,山东省农业科技期刊要在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期刊竞争力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数字化出版的编辑流程和合作运营模式。一是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编辑人员需具备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制作等方面能力,熟练完成图像、文字、音频和视频文件制作及网页的设计,熟悉网络信息管理与发布,能够组织项目策划、分析调查、论坛管理等网络互动。二是采用数字化编辑出版系统。腾云、玛格泰克等国内主流采编系统都可以实现全流程管理且功能各异,各期刊可根据自身需求、特点选择适合的系统,实现编辑出版流程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实现作者、读者的参与互动和资源共享及期刊内容的深加工、再整合和多次销售。三是制定和执行数字出版标准。数据、编码、最终阅读格式均采用统一标准,制定语义结构化的文献内容描述标准、专门的内容结构化标准、元数据标准及其他统一的信息交换格式,以利于内容资源的交换整合并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开放、标准、可扩展的接口服务[7]。四是采用国际标准。增加英文信息量,执行计量国际单位制,规范编排格式,使用HTML和PDF格式,以便于国际科技情报机构检索和收录。五是增强版权意识。健全安全信用机制,规范内容引用、转载和复制行为,合理体现和分配期刊、作者的知识产权和相关利益,研发并尽早应用国内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系统及技术标准,保护数字作品版权。六是规范数据核查。完善网络秩序,健全数据认证体系,提供可靠的点击率、阅读量、下载量、广告到达频次和占用时间等相关数据,有利于完整产业链条的形成。七是培育期刊品牌效应。数字化出版凸显了“文”与“篇”的价值却模糊了“期”与“刊”的概念,因此在突出内容专业化特色的同时,还要运用各种方式强化期刊个性化和整体形象,如在上网论文逐页添加个性化的期刊名称、徽标等。八是创新盈利模式。当前所有期刊版权费的总额不足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网四大期刊数字运营商的5%[8],这显然是畸形的数字出版产业格局,需要各期刊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创新数字出版体制,在出版内容上争取更大话语权,形成多方共赢的数字出版良性循环。九是构建集群期刊网络出版平台。这是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的通用做法,但建立网络出版平台要求海量的、高质量的内容资源和大量的资金、技术投入,单个期刊只能望洋兴叹,只有通过优化重组形成的规模化期刊集群才有可能通过网络平台建立海量内容的科技论文数据库,从而获取内容提供者应有的经济效益。十是健全考评体系。相关部门已从国家管理层面着手制定数字出版考评体系,加大对数字出版业绩考核的权重指标,把推动数字出版的实际效果和发展水平纳入期刊年度考评指标。2010年中国科协发布的《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对列入该项目的期刊从自建网站、开放存取等5个方面制订了10项考核指标,可供实际操作参考。

3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有序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2012年7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正式启动了科技期刊编辑部出版体制改革。该办法适用于所有报刊编辑部,其中第三部分专门针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可概括为5条途径和2个特例[9]。其中涉及山东省农业科技期刊的有以下几点:一是期刊编辑部并入其主管主办单位所属的出版企业;二是主管主办3种及以上期刊的单位可申请成立符合市场主体资格的出版企业,一般不允许单个期刊独立成立出版企业;三是对于主管主办单位没有出版企业且不能成立或转为期刊出版企业的编辑部,并入其他出版企业;四是对于极少数具备建立期刊出版企业条件的(单刊)编辑部可申请转为期刊出版企业,而所谓条件主要指“有法定资金来源,全国发行量较大,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五是凡不适用于上述改革办法的一律停刊或转为内部资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改革任务”。2013、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新闻出版改革发展工作要点》均在重申认真落实《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全面启动和继续推进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的同时,又分别强调“推进学术期刊改革工作,探索通过基金、财税政策等支持学术期刊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探索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组稿审稿、交由出版企业统一出版发行的运营模式”。山东期刊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落后、经营机制不适应市场需求、市场分割、结构不合理、人才资源缺乏等方面[10]。当然,科技期刊体制改革是整个科技体制乃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制订了“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实施原则,这可以视为给现有体制设置了必要的改革缓冲期。根据对报刊编辑部出版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的理解,现阶段山东省农业科技期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变革大潮。

3.1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基于山东省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力提升的内在要求和转企改制的外部压力,需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内部和外部竞争机制,通过制度设计和机制创新来弱化其保守性,增强其进取心,实现其内涵式发展,从而为其以后真正走向市场打下基础。从宏观政策环境看,国家已完成试点并全面启动期刊准入退出机制,就具体期刊而言,外部竞争机制就是建立期刊绩效评价机制,由其主管或主办单位定期对其各项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等)、网站访问量、被各检索系统收录、办刊经费和版面费使用以及学术诚信情况进行评价监督,以此为依据建立对主编、编委、期刊社社长、编辑部主任的业务、行政问责机制[11]。2010年中国科协发布的《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对列入该项目的期刊从学术水平、出版质量、期刊建设、经费使用等方面制订了25项检查考核指标,定期进行绩效评估、追踪问效,值得参考借鉴。内部竞争机制就是建立科学的竞争上岗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从编辑差错率、审稿时效性、栏目和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学术研究、团队合作等方面对编辑人员进行能力和业绩考核并辅之以差异化的激励措施,培育危机意识,营造竞争氛围;同时进行运营机制改革,树立经营期刊的理念,培养办刊者经营品牌期刊的能力[12]。

3.2尝试不完全转企改制山东省农业科技期刊虽各有特色,但整体竞争力不足,尚不具备彻底实行转企改制的条件,在当下“改革缓冲期”可借鉴《浙江大学学报》改革模式,先进行“非完全转企改制”,使之结合自身特点优势探索适合自身的改革途径,运用市场机制使之或做强做优、或整合重组、或停办退出,最终过渡到全面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办刊模式。简言之,“非完全转企改制”就是在人事、考核、分配及出版发行等方面按企业化模式运作:原有事业编制的员工保留其编制,新进员工实行企业合同制管理;在收入分配上实行绩效工资,薪酬主要取决于所编期刊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合并到浙江大学出版社的9种期刊、7个编辑部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但并不自负盈亏,缺口的办刊费用由出版社全额补贴[13]。

3.3实施编营分离编营分离就是期刊编辑部组稿审稿、出版企业统一出版发行的运营模式。《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规定:对于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转为期刊出版企业条件不成熟的重点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可暂时保留,但要建立由科研部门分别编辑、出版企业统一出版发行的运行模式,依托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搭建学术出版经营平台,但范围限定于“在国家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中具有领先水平、能代表国家学术水准”的期刊,山东省农业科学期刊显然不在此列。编营分离模式不失为地方性行业期刊在改革缓冲期的稳妥之举,既有利于编辑队伍和期刊质量的稳定,又解决了学术类期刊的出版经营短板,在期刊出版企业和主办单位的博弈与合作中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体制转型的平稳过渡[9]。从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来看,编营分离模式下,缺乏竞争力的期刊找不到合作出版企业而自我淘汰,可改变小、散、弱的期刊格局,实现出版资源的优化;通过出版企业的管理评估和传播手段,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以搭建数字平台、在线出版为传播手段的出版企业可获得海量和高质量的资源,实现内容提供者和传播者的共赢,最终实现编辑与出版、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农学论文6000字。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农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