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农学论文 > 基础科学论文

5000字基础科学论文:推广现状

编辑:

2016-03-03

2推广工作运行机制

徽县从顺体制、活机制、建制度入手,把创新贯穿于服务体系改革的全过程,进一步改革完善了农技推广体系,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7%提高到目前的47.7%,在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巨大推动作用。

2.1创新工作机制,强化体系管理,拓宽服务功能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规范管理。制定了学习、工作、纪律、后勤、财务管理、奖励等多项规章制度,使职工办事有章可循;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及“农业科技特派员创业”活动。县局每年选派100多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各乡镇包抓示范点创建工作,创办高效农业示范点,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使科技人员工作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积累了农技推广工作新经验。

2.2更新推广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农技推广水平农技推广理念上,打破了围绕粮油主导产业为主的思路,树立了围绕特色产业抓服务的新理念。开展特色农产品的“一注册,三认证”和知名品牌创建工作,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大宗农产品绿色认证、农产品商标注册产品和地域的全覆盖,注册了“陇珍”“金徽蜜”“神翠”等27枚农、畜、水产品品牌商标。在农技推广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适应新阶段农民的需求和农技推广新方式。开展“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推广方式,实现了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的有效链接。2014年全县特色产业面积达到1.75万hm2,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196%。

2.3创新宣传培训手段,扩大新技术辐射面采取以会代培、电视、广播、专栏、科技赶集、墙体广告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努力扩大新技术辐射面,增强农民落实科技措施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培训阵地集中进行培训。在县党校利用党员冬训,培训乡、村、社广大党员干部;依托乡镇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文化大院对农民广泛开展综合集成增产技术的宣传培训;围绕新技术开展现场示范培训,扩大新技术辐射面。通过广泛宣传将农业新技术宣传到村、培训到户、指导到田,新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

3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编不在岗。乡镇站所专职从事农技推广的人员严重不足,以从事乡镇的行政包村等工作为主。二是缺乏经费支撑。县域经济是保工资财政,无力提供专业经费的供给,极大地制约了农技推广效率。三是县乡服务体系严重脱节。受管理体制的制约,县中心(站)与乡站在工作上形成两张皮。四是技术人员自身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技术人员知识老化,跟不上新形势下农业推广工作的需要。

4对策和建议

4.1理顺管理体制要按照履行公益性职能的要求,在改革过程中积极争取参公管理或作为公益性全额拨款单位。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要大力推行“三权在县”的“县办、县管、服务乡(镇)村”管理模式,确保管人与管事的有机结合、事权与财权的有机统一。

4.2优化运行机制要全面推行农业技术推广责任制度,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和完善竞争上岗、岗位责任、多方考评、绩效挂钩、人员动态管理等规章制度;不断优化管理制度健全、职责任务明确、区域统筹协调、多元合作推广、绩效评价公正的工作机制;大力普及农民田间学校、展示示范、信息化推广服务等方式方法。

4.3加强队伍建设要大力推行农技推广人员聘用、职业资格等制度,切实强化农技人员知识更新,通过进修学习、考察交流、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学历层次与业务技能。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吸纳、聘用大学毕业生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注重培养农技推广后备人才。

4.4提高服务能力要切实加强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设施条件建设,着力强化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示范、种子质量监控、有害生物监测与预警、农田墒情与旱情监测、耕地质量监测、苗情监测,以及土肥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设施手段与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建成项目的作用,完善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不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的保障能力。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5000字基础科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农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