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会计审计 > 会计理论论文

会计理论论文10000字:会计诚信

编辑:

2015-12-18

会计造假现象使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极大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面对会计诚信严重缺失的现实,朱熔基在考察北京会计学院时强调“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这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反思。虽然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从各个角度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但就总体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着己成为大家的共识。缺乏会计诚信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会计信息失真。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暴露出会计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而会计一旦丧失诚信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1 会计诚信缺失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在我国投资市场上,投资者是根据其出资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投资收益等因素决定其投资方向的,而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企业所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会计资料。因此,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就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大量的虚假会计信息也会影响到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统计指标的真实性,对国家长短期发展计划,财政税收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起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会计信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若有关资料发生扭曲,造成收入分配不合理,进而危害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会计不仅反映已发生的经济活动,更是国家规范企业行为,企业所有者控制其经营的手段之一。如国家有关法规中规定了企业各种支出的标准比例,确定了对生产经营成果的分配顺序和比例,使得会计资料成为监督国家财经政策执行情况的基本工具。然而许多企业通过做假账等行为将一些不合法的支出合法化,助长了****之风,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同时,会计诚信缺失还会给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给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和不良风气提供温床。会计信息造假行为本身必然会造成管理的混乱和内部控制的漏洞百出,企业正常经济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并将相应款项任意支配,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国家资金及资源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导致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价值危机。 

3 会计诚信缺失危害会计人员自身

个人交往中的不诚信行为会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会计人员若不诚信,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2001年8月,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为其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东窗事发,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受到了严惩就是典型的例子。  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 利益驱动是形成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动力

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来看,利益驱动是市场机制的必然表现;从个人来看,利益驱动亦激发着每个人对利益的追求。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丑恶的现象,这改变着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相关人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会计诚信缺失就是利益驱动所引发的一种反映道德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一些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做假账目、编假报表、虚报利润等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会计诚信缺失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以委托代理为纽带的市场经济中,会计信息是维系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但由于这种关系的不完全性,企业内部往往会形成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企业经营者由于具有信息优势,在利益的驱动下便会违背会计诚信,采取会计欺诈以及伪造会计信息等手段谋取私利。企业经营者作为经营管理的直接执行者,与所有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相比,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等拥有更多的信息。由于企业经营者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会有违背会计诚信的必然倾向,这就造成许多经营者疏于管理,导致账务混乱、信息失真,甚至指使会计人员做假帐,采取欺诈、隐瞒等手法, 篡改会计数据和会计报告,伪造编造会计信息。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会计理论论文10000字。更多详情请点击会计审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