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会计审计 > 管理会计论文

关于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思考浅析

编辑:

2013-12-01

本文导航

1、首页2、措施
 
  3 在我国推广运用管理会计的措施  
  鉴于管理会计在我国与应用现状,笔者对今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3.1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  
  我国当前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对于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因为我国与西方的会计环境毕竟存在着一定差异。在做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时,一定要结合我国国情,为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以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且有利于管理者和会计人员运用。我们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还要采取多种方法,比如实证研究、实地研究,以便能够准确、系统地建立起这套体系,最终有利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3.2强化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会计意识  
  管理会计的应用实质上是贯彻管理思想的表现。企业领导是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领导没有管理会计的意识,他们便不会考虑到会计人员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作用,那样即使会计人员有着很高的水平也难以发挥出来,所以领导者具有管理会计意识是十分重要的。领导者不妨从企业文化入手,结合成本、销售额、客户满意度、边际收益等因素组织企业文化体系,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最终体现管理会计“管理”的思想。

3.3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  
  要使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其中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是关键。首先,在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要充实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以及战略管理会计等内容,同时要加强案例教学,增强管理会计实用性的教育。其次,在会计人员的后继教育中要适当安排管理会计方面的学习内容,以便提高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继而更好的应用。  
  3.4创造运用管理会计的良好环境  
  管理会计和公司治理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管理会计是要为公司治理服务的,公司治理的情况也会影响到管理会计的运用效率和质量。把公司治理做好,才能为管理会计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才能提高各部门责任的履行率。因此,要做好公司治理的规范化,使之与管理会计形成一个互相制约的系统。我们还要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会计准则,进而推动管理会计运用的普遍性。政府也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也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另外,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有了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更负责,管理会计的“管理”功能才会被更多的企业主动采用,即企业有了运用管理会计的内在驱动力。  
  3.5结合实际拓展管理会计外延  
  责任会计是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管理会计内容之一。以人为本将是现代管理的核心,责任会计的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建立的激励和监督机制,责任会计将在企业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管理会计核算的核心-本量利分析,我们还可以在企业中建立多元化的成本核算系统,全程控制产品成本。产品从生产至销售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作为成本控制的切入点,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考核,进而让管理会计“规划未来,控制现在”的只能得以发挥。在知识经济中,人力资源也是一种资本,加强人力资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完善人力资本会计也是极有必要的。另外,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以及战略管理会计等外延都是适时而生的先进管理体系和方法,我们要好好把握它们,使之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6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运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信息及时准确与否是管理会计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它关系到管理会计的预测和决策功能是否及时、有效,因此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必须也是必要的。我们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开发相应的管理会计应用软件,以利于企业采集信息对不同阶段、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这样既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又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总之,随着经济发展和管理科学水平的提高,管理会计作为一门集合了现代管理科学和会计学的综合性学科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邱毅.浅谈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12): 72  
  [2]喻晓飞.加大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0(7):34-36  
  [3]吴涛.论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09(8):115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关于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思考浅析”,更多内容请点击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