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会计审计 > 电算会计论文

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策略

编辑:

2014-05-13

新时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不是单一的“计算机加会计学”的教学,而是一门融会计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并且这些学科有的跨度很大,不是但一个学科精通的教师就能够办得了的。一是很多学校却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承担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由于教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使学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只是按部就班,一知半解,极大地阻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二是教师学业知识面窄。会计专业出身的老师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能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会计问题,却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在遇到计算机问题时又不能很好地解决。三是电算化教师很少或没有机会与同行沟通,也没有渠道与已实施电算化的单位沟通,也是造成教师知识面窄的重要原因。所以说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的是既精通会计理论、业务的相关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教学设施陈旧

会计电算化就是将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进行结合的一门学科,没有足够课时的上机实践,是没有捷径学好这门课程的。但是就当前情况看不少中职院校由于经费、场地等问题:一是无法建设独立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只能与其他专业的中职学生共用计算机房;二是与其他专业学生共用将要淘汰的计算机机型,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实训。三是电算化教学用的软件用的是教材配送的教学版,不但在稳定性上大打折扣,而且与企业在现实经营管理中使用的软件存在差别,致使学生离开课堂到工作岗位后无法立即适应自己的岗位工作。

二、新时期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策略

1.教师要与时俱进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是教师在教学前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并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结合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和实际操作的技巧出发,设计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案例,这样采用现实版的案例教学,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做好会计工作奠定基础。二是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实行存在、启发诱导、便于决策等功能的一种较为实在的教学方法,是能够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三是与兄弟学校交流,相互探讨教学案例,取长补短,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

2.提高中职学校的师资水平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