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学 > 其它经济学论文

新疆绿色信贷的完善路径分析

编辑:sx_wangha

2014-03-19

一、新疆绿色信贷发展现状与障碍分析

近年来,新疆银行业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在业务环节,采用环保一票否决制,切实防范环保依法合规、项目选址、污染物排放以及资源消耗等方面的环境风险。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和项目持续加大信贷资金减退力度,压缩污染企业的信贷规模,提高环保优秀类企业的比率。同时,优先支持具备预防和控制污染、促进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等显著绿色信贷特征的企业和项目,并且根据新疆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甲烷和煤气层回收利用以及提高新疆能源使用效率的三个领域提供重点金融服务,发挥信贷作用,推动了当地循环经济较快发展。根据银监会2009年的数据,新疆绿色信贷贷款余额就已达到321.51亿元。

我们可以从表3中看出,新疆地区用于环境污染的投资额度并不充足,工业在新疆经济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用于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只占了环境污染投资治理的一小部分,2010年还曾经出现投资倒退的现象,说明银行业在对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力度不够,同时也说明了新疆绿色信贷规模小,业务比较单一,绿色信贷在新疆地区发展还比较滞后。主要存在以下发展障碍:

第一,体制方面。首先,绿色信贷在国内也是刚起步阶段,新疆地区对绿色信贷的发展、研究、实践都不充分,地区化的信息沟通机制和有效性不完善。其次,即便是国家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和绿色信贷各种相关政策也是综合性、原则性的,缺乏明确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具体的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商业银行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使绿色信贷措施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另外,由于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有着显著的地域差异,北疆、东疆的经济水平远高于南疆,全区内污染源与信贷资源分布不协调,统一的信贷政策难以制定。

第二,操作方面。一方面新疆经济的支柱为第二产业,而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也基本都在第二产业。这些行业由于短期内利润大,有利可图,受到一些地方保护主义,难以大幅度压缩信贷规模。另一方面,对于环境友好型的企业,缺少鼓励性经济扶持政策,不能吸引银行业支持环保项目,缺少推进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