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学 > 其它经济学论文

矿山采选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索

编辑:sx_wangha

2014-02-2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必由之路,但是要因地制宜。笔者根据巴州地区的矿山经济特点,以巴音学院冶金与资源学院采选专业为研究对象,实施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尚未解决的课题。

一、校企合作见成效冶金与资源学院煤矿开采技术和选矿技术这两个高职专业是09年和10年才获批招生的,专业建设起步较晚。而且这两个专业所面向的巴州矿山企业也复杂多样。就煤矿开采技术专业面向而言,巴州的煤矿经济规模比较小,除了金川矿业公司一家国有大型煤矿生产企业外,其它的都属于乡镇小煤矿,技术水平总体上也比较低。矿山基础建设较好的都集中在塔什店矿区,阳霞矿区是比较差的,相应的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也比较落后。因此,教研室在校企合作工作方面,采取了抓住重点,带动基本面的工作方针。具体的工作思路是:

(一)抓住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开展工作选择具有先进生产力的示范化矿山企业作为校企合作重点,有利于利用高质量的平台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管理素质和追求先进技术的职业素养,有利于依靠高质量的技能人才推动巴州整体矿山经济建设的进程。

冶金与资源学院利用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作环境平台,支撑采选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以新兴的高职专业人才来带动巴州地方煤矿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成长。

三年来,采选教研室先后到库尔勒金川矿业公司下企调研十余次,组织教师和学生现场教学3次。使专业教师和学生有机会直接面向国内一流的综合机械化采掘技术应用平台,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积极参加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高职院校要取得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占领科技研发的至高点,积极参加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使学校与企业实现双赢,才能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现阶段,巴州矿山企业的矿山采选类专业人才是稀缺的,科技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企业也需要职业院校的教师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工作,这给职业院校的高端科技人才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可能。因此,采选教研室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积极参与金川矿业公司的科技攻关项目,历时三年完成了《超长距离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关键技术》兵团科技攻关项目,获2012年度农二师科技进步一等奖,取得了企业认可的好成绩。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把科技项目所取得的成果有机地融合在教学内容中,更好地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启发他们的专业思维,也夯实了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重要工作的基础,使专业发展有了一个很好的落脚点。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