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学 > 其它经济学论文

知识经济下的信息特点探讨2014年

编辑:

2014-02-20

二、信息生产力的信息化特征

信息化表示运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使用信息帮助和指导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知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化促进知识成为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最终导致知识不仅是人们消费的手段,还成为人们消费的目的。同时,信息化促进了信息的生产、传递和应用,促进知识经济的全球化,为工业落后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使它们可以利用知识迎头赶上。从范围来看,信息化扩散到了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而知识经济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从层次上看,信息化包含了三方面:信息本身、信息设施和信息技术,而知识经济仅仅是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时间上看,信息化高速发展,发展到高级阶段时,产生了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把信息作为商品,把信息作为一个产业,并让信息产业主导经济活动。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三、结论

信息化社会并不意味着物质生产规模的萎缩,而是指在增长速度方面,信息生产的规模增长率远远高于物质生产的规模增长速度;在产品价值方面,信息和知识的价值远远高于物质的价值。在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信息化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信息化和工业化是密切相关的。总结信息化的特征,主要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1.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就是规模化或者产业化的生产和创造信息,即建立信息创造、存储、传递和分配的网络;同时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加快信息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信息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导致组织结构、经济类型、教育文化和产业结构的革新,并促进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为信息社会,对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达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融合。

2.信息生产力变革了产业结构。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将会借鉴现代的科学技术,实现第一产业的商品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使经营模式革新为集约型的经营。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也与现代电子信息相结合,升级了传统产业结构,快速发展为先进的现代工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也开始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经营也开始呈现网络化和信息化。信息产业使得电视传媒产业、电信业、计算机产业的界限和分工逐渐模糊,三网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广域网已经是全球化的网络和系统,可以将大众传媒服务、数据处理、金融服务等功能集中在一个平台实现。

3.信息生产力变革了经济类型。人类已经从原来的自然经济型阶段过渡为资本经济型阶段。下一个经济类型将会是知识经济类型,将由信息生产力推动。信息社会,社会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将会融入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使社会经济享受范围经济的好处。知识的传递将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出现知识的产业化和信息产业化,以支配人类的生产活动。

知识经济下的信息特点探讨2014年就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 

相关推荐:毕业论文标题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摘要格式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的规范样式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