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学 > 其它经济学论文

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形成与实现机制

编辑:

2013-12-05

四、循环再生产品市场实现机制构成
  1、信号机制与个体交易均衡的实现
  (1)信号机制。博弈中的经济主体假定是理性的,同时参与者也认为对手是理性的,因此,只要释放一定的信号,对手都会做出相应的反映。市场交易者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下做出决策。初入市场时的信息来自市场环境、交易对象和产品,交易者根据这些客观信息在自己的认知模式下形成对交易对象和产品的信念。在交易进行之前,这种信念是先验的。进入交易过程后,交易对象发出信号。通常卖家先行动,买家由此判断其类型,修正自己的信念结构,形成后验的信念。
   (2)再生产品的交易过程。再生产品与普通产品的区别在于产品包含的材料是再生材料。由于知识的不足和认知偏见,消费者通常对再生产品持有怀疑态度。再生产品的销售要解决三个问题:让消费者愿意买,在消费的功能上与同类其他产品是完全可替代的,质量保证。因此,在销售策略上,卖家对买家形成质量好的印象,此时不可采取低价策略,而应与绿色、环保、生态、节能、低碳、生活品质等概念结合,开展与此主题相关的营销活动。通过在包装、物流等环节的科学设计和规划降低成本,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体验价值。
   2、群体学习机制与市场演化均衡的实现
  (1)群体学习机制。群体学习符合生物种群演化的特征。因为趋利避害是一切生命的本能,任何一种能够获得利益且付出代价较小的行为都会得到模仿。群体内的学习策略是选择预期净收益最大的成员为学习对象,预期净收益取决于模仿的收益、成本和成功的概率。成功者的收益越大,越易吸引学习者;学习成功者人数的增加也会吸引学习者。
   (2)再生产品市场的演化。从消费者看,当很少人购买再生产品时,就会有更多的人质疑其质量,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使用者少,产品的信息传播面小,无法形成对产品的认知;二是即使质量很好的再生产品因消费者规模不足以产生口碑效应。从供给者看,由于市场规模小,产品的相关服务无法全面提供,对于一些需要售后服务支持的产品因供给不足或不稳定而令消费者望而却步。只有当需求规模增加,达到市场的需求门槛,再生产品市场才会正常运转。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