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学 > 其它经济学论文

关于建立荣誉党员制度有关事项

编辑:

2013-12-05

五、关于建立“荣誉党员”制度的初步设想

加强党的政治制度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面,是加强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建立“荣誉党员”制度,必须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消除误解,把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兴衰的高度。

“荣誉党员”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离退休老党员一种特殊的称谓,其实质就是要通过这么一种形式来优化整合党员队伍,突出重点全力提升在岗党员队伍的整体质量,扩大其战斗力。对于 “荣誉党员”应当实行“四个不变、一个减轻、一个灵活”,即党员的党籍不变,党员权不变,党员权利不变,政治地位不变,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不变;党员义务略有减轻;可以视其身体状况灵活参加组织活动和不作要求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因此,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形成共识。

第一、建立“荣誉党员”制度,并不是要削弱党的战斗力,而是要在数量的基础上提升质量建设。让年龄较大且身体不好又不能参加组织活动的老党员处于“荣誉党员”的位置,让年富力强的党员在同一个层面上发挥更好的作用,在党员队伍内部进行层次的划分,可以通过优化组合的形式达到数量不变、质量提高的目的。比如一个加工厂,将年轻工人集中起来做体力活,把年长工人集中起来做技术活,这样组合的效率会比和在一起干的效率高得多。也就是人们经常讲的“力所能及,优势整合”。笔者思考建立“荣誉党员”制度,就有雷同的道理。

第二、建立“荣誉党员”制度,并不是要离退休老党员离开党员队伍,更不是否定老党员的根本作用和历史功绩。而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离退休老党员为党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又有充裕的时间,但因年老体弱,力不从心,甚至有的行动不便,不便于和年轻党员一样参加组织活动,去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党组织应该对他们除了政治上的关心外,还应对其生活上有更多的照顾,应该让他们养身处优,安度晚年;二是尽可能的减轻离退休老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和实施党员义务的压力,他们可以比较灵活的参加组织活动,让他们适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便于基层党组织安排组织活动时更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对党员的要求可以一视同仁,更好地提高党组织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