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论文

2014年日本汽车产业链及其在中国的延伸

编辑:

2014-02-25

一度保守的丰田公司及时调整战略,明显加快了在中国本土化的节奏。锐志 (REIZ)、凯美瑞(CARMY)、全新皇冠 (CROWN)等中高端轿车产品,相继转移到中国本土进行生产,同时设立了丰田汽车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和丰田汽车技术研发交流(广州)有限公司,成为两家当期世界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汽车售后服务技术的研究及教育中心,全面实施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媒体、交通学校、教育机关等单位的合作,加快了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步伐。

显然,在这个阶段,日本汽车企业已经意识到产业链的有效转移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和交流来强化,一面开始引进或合作开发各个层次车型并冠以全球同步,同时在日渐完整的产品价值链和生产供应链的环节中,更加重视品牌延伸管理,不断改善营销和市场渗透模式,产业链延伸呈现高级化和全面化趋势。

(四)供应链“集群化”转移。

尽管近年来日系车企已加快了生产布局的外迁,但封闭的、排他性的生产供应链模式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脆弱性已对日本汽车企业固有生产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2011年日本受海啸大地震影响,指定的供应商生产中断,零部件供应体系一度停滞,而临时又不容易更换其他供应商,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恢复的难度和行业风险,给汽车生产企业造成巨大冲击。事实上在此之前,日本的中小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一直伴随着整车企业的转移,有计划、有层次地不断向海外延伸拓展,而近年来向中国的供应链转移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签订合作备忘录,启动定位为“日本中小企业汽车零部件集群”的佛山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工业园”,欲将工业园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集约型汽配产业园之一。2011年5月,江苏丹阳市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共同启动以“日本中小企业汽车零部件集群”为主的丹阳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园[9],计划3年内入园300家日本零部件企业。日本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以集团化的形式在中国建立生产集群,实行共同采购生产原材料、共享物流渠道、员工共同管理等制度,以消减生产成本。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优化与完善日本汽车供应链结构,也使日本汽车产业在中国占据了更为有利的位置。

三、结 语。

产业链国际化延伸即可以带来投资收益,也是防范和化解企业风险的有效路径。随着日本汽车企业在中国产业链延伸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直接结果就是为跨国公司降低了经营风险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根据本田公司业绩报告,在美国次贷危机阴影中,2008财年本田纯利润同比减少近87%,汽车产品的销量同比减少10%左右,海外销售市场中中国增幅显著,同比增长12%。而丰田公司的业绩报告显示,2010年全世界销量(包括大发工业、日野汽车在内)同比销量增长8%,小车型在日本国内的销售量增长14%,海外市场增长仅6%,其中在包含中国的亚洲增长高达24%,但是在北美销售量减少了2%,在欧洲销售量减少了11%。

从日本汽车产业在中国的延伸来看,的确已经为日本的汽车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并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企业的系统性风险。当然,日本汽车产业的转移对于成长中的中国汽车工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即带来一定程度的技术溢出效应,同时也加大了行业竞争压力。中国汽车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分工,在吸收消化的同时,逐步形成并完善本土产业链体系,一方面要优化供应链组织结构,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扁平化的产业链模式,另一方面在集群化发展的同时,应重点建设专业子集群,形成一定空间距离的双(多)渠道配套体系,有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014年日本汽车产业链及其在中国的延伸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设计论文,更多论文内容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分析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论文 

外语翻译论文:探析英语介词在翻译中的灵活应用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