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论文:浅谈利用学生心理教好语法

编辑:

2013-11-20

三、学生喜欢听各种故事、笑话和典故

老师如果能讲出一些好听的故事和典故,学生会佩服老师,觉得老师一点也不闷,知识渊博。其实不止是学生,任何人都喜欢听一些轻松的、幽默的,不喜欢板起脸严肃的说教。

1.比如在将honey这个词的时候,我穿插一段宋美龄和蒋介石的故事,说两人喝过洋墨水,所以结婚后以honey作为彼此的呢称,讲完后教学生读几次,读的时候让他们感觉honey的词境是否甜蜜而温馨,学生都觉得是。为了活跃气氛,再让班上的“一对”来当场给全班做示范(因本人教的是成年人,未成年人就不要这样了) ,结果全场气氛好得不得了,同时学生也在轻松愉快中记住了这个单词。后来还真听说有学生从此不叫另一半叫老公,而改叫honey了,我也小有成就感,想想当老师能改变别人的生活呢。

2.同样,在讲husband这个单词时,我告诉他们hussy(轻佻的)+band(绷带)=husband,能绑住轻佻女子的人,就是丈夫了,幽默一下学生立刻记住这个单词了。

3.在讲各种银行时:

中国建设银行 CBC 存不存?

中国银行 BC 不存!

国家开发银行 CDB 存点吧!

中国农业银行 ABC 啊!不存!

汇丰银行 HSBC 还是不存!

中国工商银行 ICBC 爱存不存!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比如顺口溜:来是come去是go等等。

四、公式化的语法结构更能让学生接受,这与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的教育有关

在教授比较级和最高级时,我发现学生不是忘了比词than就是忘了加er或是est,怎么提醒都没用,做作业错一大堆。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以前不是学过数学吗,有个求根公式,任何方程只要带值进这个公式就能得出正确的解。我何不借用一下,也给学生造一个写句子的公式,让他们套公式,大家就可以省很多工夫了。于是我将比较级和最高级写句子的公式总结

比较级:A+V+形容词或副词比较级+than+B

最高级:A+V+the+形容词或副词比较级+比较的范围

这样再让他们练习造句,他们就会自己套公式,一般不会出错。除此之外,我还可以让他们按照这个标准相互检查,检查partner写的句子,这样可以他们加强巩固知识点,学生还能过一次当老师的瘾。如法炮制,还能总结出各个时态的写句子的公式,以供学生记忆和使用。

一般现在时:主+V+…或he/she/it+Vs/Ves…

一般过去时:主+Ved+…

一般将来时:主+will+V+…或 主+be(is/am/are )going to+V+…

现在进行时:主+be(is/am/are)+Ving+…

现在完成时:主+have/has+Ved+…

过去完成时:主+had+Ved+…

五、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听到自己的名字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自我关注”,就是任何人都会首先关注到自己,其次才是别人。不信你拿出一张集体照,每个人第一反映都是找自己的位置。何不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规律来加强教学效果呢?因此在上课的时候常常用自己班上的学生来举例子,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讲到最高级我会举例:Tina i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class.(Tina是漂亮女孩 )Steven is the tallest boy in the class. (Steven身高最高)Barbra is the youngest student in class A. (Barbra最小)Tin plays basketball the best in our class.(Tin打篮球很棒)每个听到自己名字的学生这节课都会很认真地听讲,很用心地抄笔记。特别调皮,不爱听讲,性格内向,或成绩不佳的学生,对他们多用此法。他们会有一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会燃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潜能。或者在教授表示人物性格的单词时,不妨列出单词让学生自己对号入座。比如Steven 大方慷慨generous; Tina温柔tender; Barbra聪明smart; Tin幽默humorous等等。学生能将这些词记忆的很牢固。第二天复习时让某同学站起来,班上其他同学回忆说出代表此同学性格的形容词,这样不但复习了还可以让班级气氛变融洽。

六、让学生通过自己比较得出结论,会印象深刻

记得自己在学英语时little, few, a little, a few, some, many, much, a lot of 这些词总是分不清哪个修饰可数名词,哪个修饰不可数名词,哪个表示的数量多哪个少,因为它们都表示一点,一些。而老师也一遍遍给我们重复:little修饰不可数名词,few 修饰可数名词……回家很用心的背下来了,就是一考试就写错,一张口就用错,气得老师吐血。后来自己摸索总结了一个好方法:让学生自己比较得结论。

我在讲课前先在黑板上写下二组例句:

I have little money. (1)   I have few friends when I first came to Guangzhou in2004. (1)

I have a little money. (11)   I have a few friends in 2005. (3)

I have some money. (111)   I have some friends in2006. (6)

I have much money. (1111)   I have many friends now(20)

I have a lot/lots of money. (1111)   I have a lot of /lots of friends now(20)

解释左边例句的时候我先拿出1元钱说:“I have little money”。可怜,谁能借我10元?(这时候很多人掏钱包),有了11元我就对学生说:“I have a little money.”。然后我再装做掏口袋找出100元,有了111元后我说:“I have some  money.”。在最后我说:“等发了工资我就有1111元,那时候我就可以说I have much money. 或者I have a lot/lots of money。”讲完这些我让学生自己比较这些词表示的数量,学生马上比较后总结出littlea littlesomemuch.我再问看看money是可数还是不可数名词呢?学生马上回答:不可数名词。在我的提示下学生立即意识到这些词都是修饰不可数名词的。同样学生能通过第二组例句自己比较得出few a few somemany,它们修饰可数名词。于是整个复杂的内容被简化为二个式子:

littlea littlesomemuch/a lot of/lots of(不可数名词)

few a few somemany/a lot of/lots of(可数名词)

七、让学生自己总结语法规律,学生会很有 成就感并且记忆的很牢固

在讲不可数名词时我事先不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词是不可数名词。我先考学生单词,比如水,牛奶,可乐,酒,油用英语怎么说。这个简单,学生会七嘴巴舌的说,我同时在黑板上写下这些单词,并表扬能拼写正确的同学,这会给他们信心,觉得这节课不难。列出所有词后我在前面留个空

________ water, milk, coke, wine, oil, tea, beer…

然后我再问学生:“这类词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能数吗?能用1,2,3……去计数吗?”学生马上能总结出:数不清,没法数,共同点都是水,是液体的。我趁机在事先留好的空上写下“液体类物质”。于是黑板上列出了不可数名词的第一类:

液体类: water, milk, coke, wine, oil, tea, beer…同理列出其他的

食品类:butter, bread, cheese, cake, chocolate, jam…

质地疏松类:rice, wheat, flour, hair, dust, sand…

物质材料类:wood, metal, plastic, cotton, paper…

学生自己总结出语法规律后不失时机的夸(下转第172页)(上接第170页)一下他们:“你们真厉害,自己把语法规律总结出来了,你们可以坐我的位置了,我下岗”。这样教室气氛轻松,学生也自豪,觉得这是他们自己发明的东西,会特别重视,自然记忆也会特别深刻。

做完这只是第一步,还有要让学生在课上记下这些内容也不容易。我的方法供大家参考:1.擦掉上黑板上的中国字,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了几类不可数名词?分别是什么呢?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因为这些是他们自己的成果。2.给学生二分钟让他们记住黑板上所有单词的中文意思,接着二分钟后请4名(成绩中等的)学生回答。这也不难,因为黑板上有单词提示。3.再给学生二分钟记住黑板上所有英语单词,二分钟后再请4名(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回答,一般能顺利答出。

这时我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只要能记住这几类词是不可数就证明这节课学到东西了,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同学若能背下这些例子就最好,成绩好的同学要能拼写这些单词。这样做是因材施教,成绩平平的同学也觉得学到了东西,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不会讨厌语法课。中等的学生会努力做到对自己要求严格,因为记住例子这个目标不是遥不可及,经过努力很容易就能达到。而成绩好的同学做到记住所有单词会更自信。

课后练习巩固不可少,同时提醒学生复习,因为下次课还会检查提问。老师检查的时候不妨多检查成绩中等的同学因为他们的回答更具代表性,便于老师检查学习成果。

标签:心理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