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谈谈自我教育的当代价值及特点

编辑:

2014-04-07

马克思说过,“人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自由自觉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征”。马克思的关于自我意识的观点,为自我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个人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自我教育是个体认识自我、主动发展自我的过程。教育是外在的条件,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手段,自我教育是内在追求和主观需要;教育能否达到既定目的,离不开个体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完全没有教育和外在因素影响是不可能的,但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极其薄弱的人,即使外在教育积极优良,也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效果。

二、自我教育的特点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著有《教育与自我教育》一书,在其中提出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著名论断。教育与自我教育是一对具有相互依存关系,但又有基本差别的并列概念。教育(他教)和自我教育基本差别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1.从教育活动所针对的对象上看,教育具有群体性(集体性),而自我教育具有个人性

前者面对的往往是受教育者(学习者)群体,无论是正规的学校教育,还是非正规的社会教育,面对的都是一群人;而自我教育所针对的对象就是个体自身一个人,是个人化的活动。前者从社会整体出发,而后者则从个体自身着眼。教育对象的“群体性”说明了教育对象存在着共性和一般性,而自我教育针对个体本身则充分说明了个体所具有个性和独特性。因为群体的共性,才能进行统一教育和集体教育,而因为个体独特的存在使得自我教育成为可能。

2.从教育活动的目标指向上来看,教育既指向个体发展又直接指向社会进步,而自我教育具有个体性

教育活动的目标取向一是个人,二是社会,教育活动既要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又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进步,这是教育活动的两大功能和目标追求;而从某种角度看,自我教育缺乏较强的社会意义。它仅仅指向个人,直接指向就是个体自身的发展,通过自我教育使得自身在各方面取得想要的进步和改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个人的发展,也难以有社会的进步。如果人人都能通过自我教育趋于完善,那么一切的社会理想将成为现实。

3.在教育活动中,自我教育具有主客体的统一性

以往在教育活动中,通常两类主体分离,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分离,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二者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甚至一类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完全沦为“客体”,即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自我教育中,两类主体统一,即自我是教的主体,自我也是学的主体(被教的客体),主客体统一在自我身上;从另外的角度看,自我既是主体也是对象,主体和对象统一在个体身上。

4.教育活动的根本特点是师授性、他控性;而自我教育是自控性与自授性的统一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