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工商管理 > 企业研究论文

关于企业综合评价的趋势及理论

编辑:

2016-09-26

第二个方面的发展从泰罗的“时间和动作研究”(Time-Mation)对劳动进行分解和测评,以便制定工作定额和实施激励性计件工资报酬计划,到企业内部以财务评价为主的经营分析,都强调对劳动者和管理者进行控制,而不是评价主体自主性地自我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趋势是,企业评价更注重内部评价和评价的自主性,评价主体以提高效率和寻求创造价值的途径为目的自我评价,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如日本企业从经营效率、经营素质和企业活力三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Kaplan和Norton的平衡记分法,德鲁克的过程绩效评价和价值链成本控制,Meyer的团队绩效评价,罗伯特•西蒙(Robert Simons)等人管理回报率(ROM)等,都具有内部自我评价的性质。由此,企业内部评价逐渐向战略性绩效评价发展和演变。

我们认为,企业战略性绩效评价体系实质上是从企业价值和企业战略的角度,对组织内各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以便形成正确的决策和行为导向,共同努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提升企业价值的一种管理体系。战略性绩效评价是事后评价与事中和事前评价,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的综合。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方面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对企业长远发展潜力的评价,即侧重衡量企业未来成长的驱动因素;(2)注重经营过程的评价,即侧重衡量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为顾客需要而进行;(3)注重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即侧重衡量整个行业的价值链、企业环境和组织成员对企业价值的影响;(4)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即侧重企业的资源状况及核心能力的评价。

三、我们的路如何走

在企业综合评价的方法方面,亚历山大•华尔(Acexander Wall)对企业外部评价方法作出了杰出贡献,形成至今仍为企业界广泛应用的华尔综合比率分析法。华尔综合比率分析体系采用功效系数法,先确定反映企业负债水平及偿债能力的7个比率指标,然后计算其标准值并确定权数,最后在企业实际比率已知的条件下,求出实际比率与标准值的关系比率,再乘以权数相加,得出综合评价值。虽然华尔综合比率法着重考察企业的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只能对企业作出局部综合评价,但功效系数法的优点是可以增加评价内容和指标,所以,华尔综合比率法成为企业综合评价的一种经典方法。日本森田太朗介绍的日本经营综合评价法,在华尔综合比率分析法的基础上加进了反映企业成长性、企业活力等内容及指标,并且对具体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改善,在给定权数和标准值的基础上,对各指标的实际数值进一步划定若干区域,并给出相应的权数,以消除异常值影响综合评价的结果,从而克服华尔评价方法的不足。我国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采用的方法与日本经营综合评价法很相近。

我国的企业综合评价工作起步很晚,1993年1月开始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其中第43条规定用8个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视为是我国最初的财务性绩效评价体系。1995年财政部公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增加到10个,从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对社会贡献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1997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新工业经济效益考核体系,以后国内对企业综合评价的研究增多。

从1996年开始财政部统计评价司对国外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并重点研究了韩国、台湾的公营企业的经营效绩评价方法。于1996年底形成初步评价框架,并经过2年多的时间,运用数万家企业实际数据资料进行反复测评,最后建立了包括评价制度、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构在内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并于1999年6月由财政部等四部委颁行。该评价体系包括了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内容总共32个指标,以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采用三个层次指标体系及多因素分析法。以统一的评价标准值为对比基础,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并且实现评价各环节操作的计算机化。应该说,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是我国目前最为完善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它代表了我国企业评价研究取得的成绩,也反映出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说,国内研究并未清楚地认识到评价主体是企业价值增值的源泉,企业评价是揭示企业内在价值和提供创造价值的途径的行为,而是认为企业评价的目的是对企业进行导向和监管。虽然监督和导向最终也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率,但这种对企业评价的认识使评价主体外在于企业。政府部门、投资者和债权人成为企业的“外部评价者”,而企业成为评价客体。正如福柯所说“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这句话引申到企业评价就是,企业(实际上是企业的要素所有者)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评价客体。我们认为,企业评价体系设计的理念差异会影响该评价体系在促进企业价值增值方面的效率。佛隆的期望理论揭示了管理过程中员工努力与成绩的关系,成绩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认为有效的激励应该处理好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关系。我们认为,一种能激发员工主体性的绩效评价体系能产生有效的激励和提升企业价值。

国内研究的另一重要倾向是,企业综合评价主要针对国有企业。作为评价主体的政府部门既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代表即产权主体,又是规范所有企业的市场行为的规制主体。对于国有企业的评价,政府的两重身份合二为一,但是,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如何建立政府的规制性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国内很少有研究。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表明了我国目前的企业综合评价还基本上处于财务性绩效评价和局部综合的阶段。根据国外企业综合评价的发展趋势,我国企业综合评价的研究重点应是战略性绩效评价和内部评价。战略性绩效评价不仅有助于企业的战略规划,而且有助于政府部门制订产业政策和促进规制性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内部评价有助于企业选择和优化业务流程,通过评价反馈产生学习效应来提高企业的效率,并且促使组织成员努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企业效绩评价回答》,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2.彼得•F•德鲁克:《公司绩效测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年出版

3.罗伯特•D•巴泽尔,布拉德利 T•盖尔:《战略与绩效——PIMS原则》,华夏出版社,2000年出版

4.克雷沙•帕利普、维克多•伯纳德、保罗•希利:《经营透视:企业分析与评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5.Robert D. Buzzell,Bradley T. Gale,and Ralph Sultan:Market Share—A Key to Profitabil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January-February 1975

6.Clarkson,Max BE: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ion。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Mississippi State,Jan 1995

7.G.K. Prahalad,and G.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6,1990

8.E. T. Penros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那么关于企业综合评价的趋势及理论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论信用管理是市场扩张的安全保障  

关于企业破产重整制度评析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